當你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說明你不是一個甘于現狀的人,夢想有一天可以真正的成為一位有錢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 如果我問:窮人多還是富人多?你的回答應該是:窮人多。 如果我問:想窮的多還是想富的多?你的回答應該是:想富的多。 哈哈,都想富!那為什么后來這么多人變窮了呢? 這個問題讓我想了足足有五年的時間,后來終于明白了。 一個人的“語言”可以造就一個人!我們經常所說這樣的話,必將成為這樣的人。 當我們去一個商場,看到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一問價格——8000塊。可能你會說,也可能你會想:“太貴了,我可買不起。”或許你曾經說過或想過類似的話;可另外一個卻說:“太好了,我如何買得起?” 試想一下三年以后誰會富有? 我們經常會說一些沒有上進的話,可這些話視乎卻有非常的有道理。 比如: “誰不喜歡錢啊!” “你以為我不想好好干啊?!” “我一天到晚的,我容易嘛?” ········· 而這些話對我們成為富人卻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會影響很大——變成窮人,可是我們還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在不知不覺當中走向了窮人的道路。 后來,我又發現,我們為什么會說這樣的話呢?原來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思想”。而這個“思想”恰恰是窮人的“思想” 想改變我們的“口袋”,先改變我們的“腦袋”。 可是發現改變“腦袋”——改變“思想”卻是那么的不容易。 我去過很多地方,發現當一個地方的經濟普遍比較落后的時候,他們的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后。所以我明白了,影響到“思想”的是“環境” 。 在2008年的今天,你還會有BB機嗎?沒有了!那什么淘汰了BB機呢?不是手機,是環境。因為你周圍的人都在使用手機。我們還發現有的人根本沒有什么業務的來往,卻也有一部手機。 比如小蔡在馬路上遇到了以前的同學,臨走的時候同學要自己的電話:“小蔡,告訴我你的電話,以后常聯系。” “啊、啊、你打我鄰居家的電話讓他叫我,我晚上都在家”或者“你記一下我的傳呼機號,1278877414。” 哈哈,相信都不想這樣,因為擔心周圍的人笑話,周圍人都有手機,所以小蔡也有了手機。 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力。你會發現: 你和你周圍朋友的“穿著”差不多; 你和你周圍朋友的“思想”差不多; 你和你周圍朋友的“收入”也差不多; 如果你問一個月收入只有500元的人,月收入一萬元可能嗎?他會和你講三個字:“不可能。” 如果你去問一個百萬富翁,月收入一萬元可能嗎?他會和你說:“太可能了。” “語言”是因為“思想”,“思想”是因為“環境”。 你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你的環境了呢? 如果你是技術員,是不是應該和技術好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是銷售員,是不是應該和業績好的人在一起? 今天的你是不是應該和哪些有目標、有夢想、比你優秀的人、比你生活好的人在一起呢? 前面談到過窮人比富人多,也就是說大多數人的“思想”都是窮人的“思想”,有的事情當你的思想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時候,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你可能已經站在窮人的行列里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