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小環境,而人會適應環境,環境也會改變人。如果能營造出一個“向善”的環境的話,大家會變得越來越善,人們就不好意思暴露出自己惡的一面來?!?只要是預算內、計劃內、權限內的花費,部門經理就擁有決策權,沒有人再檢查,財務部門看到部門經理的簽字后就給錢或付賬。當然對于預算外、計劃外或權限外的花費就需要上級部門介入審核了。
既然公司充分相信員工,給各級管理者授權,那么作為部門經理,就會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每年都要編制本部門的預算計劃,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下年度的計劃,制訂年度預算,并對財務預算的年度執行情況負責。
部門經理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個財務報表,上面列出了各個科目的花費情況,比如工資、獎金、差旅、培訓、辦公設備、活動費用、通訊費用等等,根據這個報表上顯示的偏差(大于100%還是小于100%)去調整下個月(或下個季度)的花費指標,從而保證全年下來總費用基本上控制在100%以內。
有了這樣一套制度,各部門就不會伸手向上司要人要錢了,如果你想加人的話,那么你這個部門的員工每個人就少花點錢,因為總錢數是固定的。相反,如果在財年的中間減人的話,通常也不會減預算,那么部門里的員工就可以多花點錢。通過這種方式,惠普把這個權衡利弊的權利給了最基層的管理者,既保證了預算的執行,也讓各級管理人員感到被信任、被尊重、有自主權。
人性善理念的另外一個體現是惠普獨特的用工制度。在中國惠普的所有分支機構里,從來不打卡、不考勤。為什么呢?這是惠普的傳統,如果公司假定人性善,卻又打卡、記考勤,就很難自圓其說,等于就是假定人性惡了。所以要真正落實人性善的理念,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公司整個配套的管理系統也必須是基于人性善去設計的。不過執行這項制度的前提是企業內的大多數人都認同,并且嚴格要求自己,一旦多數人不認同,這項制度就推行不下去。就像隨地吐痰一樣,國人到了國外基本上都改了,可回到國內就又犯了,可見環境的影 響有多大。
我認為,人性善的假定可以啟發員工的善心,把員工往向好、向善的方面引導。其實,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關鍵是如何啟發員工的善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善,這就需要營造一個環境。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小環境,而人會適應環境,環境也會改變人。如果能營造出一個“向善”的環境的話,大家會變得越來越善,人們就不好意思暴露出自己惡的一面來。
總之,一個人跟高尚的人在一起,就會越來越高尚,因為一旦做了什么不高尚的事情,自己會覺得慚愧。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場,形成了一種勢,會潛移默化地改變每個人。進入惠普以后,我感覺自己比以前善良了,好多壞毛病慢慢地改掉了,這得益于惠普的企業文化和大環境的影響。
惠普之道的精髓:“我們相信每一個員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只要公司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合適的舞臺和環境,員工必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