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E,人們建立起了QMI(快速市場信息,主要是用于檢測計劃實施進度和讓企業各部門分享其他部門的信息的工具。)、Work-out(群策群力,是GE內注重變革、去除官僚、解決跨部門和跨地區問題的工具。)和6Sigma(六西格瑪,GE的重要管理語言,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提升生產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的工具。)等一些非常高效的執行工具。這些執行工具在GE的企業執行文化建立的過程中和解決跨部門、跨地區和跨事業部的問題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企業如果能夠建立起這樣的執行工具就可以讓它的員工按統一的方式來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就可以做到用統一的語言來進行溝通,而不至于“你講你的,我做我的”。
7 塑造執行文化
國內的企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當一個企業出現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喜歡從企業文化上找問題,但是又發現即使找到了問題所在,想要扭轉企業文化是非常困難的。其實文化首先是個結果,然后才是手段。執行文化更是如此!
很多企業家整天叫嚷著建立執行文化,認為執行文化建立后就可以為企業帶來強有力的執行力,而忽視團隊管理者執行力的提升、執行流程的完善和執行工具的開發,執行文化的建立簡直就是空中樓閣。因為,事實上執行文化是組織執行能力提升的自然結果,而不必刻意地去追求。當你在設法提升管理者的執行力、完善執行流程和開發執行工具的同時,你已經為你的企業的執行文化定了基調。
8 進行執行效果的評估
執行效果的評估用毛澤東的一句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無論對策略制定人的評估還是對事的評估,我認為都要堅持這種原則。是執行的人對策略制定人與事的評估,而非領導人對策略制定人與事的評估,這就是所謂的從群眾中來;將評估的結果,總結各方面的得與失,去指導執行人的工作,公布優秀部門及員工的獎勵。這就是到群眾中去。
大師建議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您將獲得的以下理念與認識:
組織執行力的7種體現:有活力的企業,及時應對的企業,集權式企業,消極應對的企業,各行其是的企業,過度膨脹的企業以及管理過度的企業。
影響執行力的關鍵因素:戰略產生的過程;工作計劃系統;信息溝通系統;企業的培訓與發展系統;組織結構設置;企業的決策系統;獎勵系統。
執行力的重點是:提升員工的士氣;培養企業“執行文化”;重視執行中的創造性。
提升執行力須澄清的幾個問題:“想”和“干”哪個更重要;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哪個更重要;流程管理和過程管理有何區別;統一執行與因地制宜如何協調。
建立組織執行力的內容:構建執行框架;建立有執行力的管理團隊;明確管理層的責、權、利;制定執行流程;建立管理機制;尋找執行工具;塑造執行文化;進行執行效果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