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課訪 ——企業標桿課程優化工作坊
主講老師:李泉峰
【課程背景】
經過TTT培訓后,企業內訓師輸出了自己的課程,
但在往后的培訓中發現存在如下問題:
? 課程主題過于平乏,無法激發學習動機;
? 課程導入過于呆板,無法激活學員舊知;
? 師資介紹過于平淡,無法建立培訓勢能;
? 課程目標不夠聚焦,無法支撐培訓評估;
? 課程結構不夠嚴謹,無法匹配認知心理;
? 課程內容東拼西湊,無法支持落地應用;
? 課程結尾倉促匆忙,無法促動應用轉化。
若以上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極易造成企業培訓資源的巨大浪費。
本課程以學員成品課程為抓手,配套工具,現炒現賣,現場輸出企業高品質標桿課程。
提升企業課程的“美感”及實用性,讓課程真正賦能企業經營發展。
【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講授與訓練,學員在課程結束后能夠:
1、使用“結構法”“量化法”“戴帽法”設計課程主題
2、使用導入設計三步法優化課程導入設計
3、使用5種方式設計師資介紹
4、使用格蘭德通用目標公式優化課程學習目標
5、使用四大結構優化課程結構
6、使用五大建模法對課程內容進行知識建模
7、使用”口訣法“設計課程理性總結
8、使用五類方式優化課程感性升華
提升企業課程的實用性,進而推動組織經驗沉淀和人才發展,打造敏捷高效的學習型組織。
【學習對象】
已完成TTT系統培訓,且有課程開發經驗的內訓師
【學習時長】
1-2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1. U主題:課程主題優化
1.1 主題優化的3個方向
1.1.1 聚焦對象
1.1.2 聚焦場景
1.1.3 聚焦問題
1.2 主題優化的3個方式
1.2.1 結構法
1.2.2 量化法
1.2.3 雙標法
實踐:課程主題優化實踐
2. U開場:課程導入優化
2.1 激活舊知的技巧
2.1.1 問題收集法
2.1.2 故事案例法
2.1.3 情境體驗法
2.1.4 數據導入法
2.1.5 考評測試法
2.2 課程導入的公式
訓練:課程導入優化實踐
3. U目標:學習目標優化
3.1 學習目標核驗
3.1.1 目標動詞核驗
3.1.2 內容關聯核驗
3.1.3 培訓評估核驗
3.2 學習目標撰寫
3.2.1 A:教學對象
3.2.2 B:行為動作
3.2.3 C:實施條件
3.2.4 D:行為標準
實踐:學習目標核驗及優化
4. U結構:課程結構優化
4.1 縱向結構核驗
4.1.1 導課要素
4.1.2 正課要素
4.1.3 結課要素
4.2 橫向結構核驗
4.2.1 要素式結構
4.2.2 流程式結構
4.2.3 空間式結構
4.2.4 3W式結構
實踐:課程結構核驗及優化
5 .U內容:課程內容優化
5.1 經驗萃取
5.1.1 定關鍵
5.1.2 挖細節
5.1.3 識障礙
5.2 知識建模
5.2.1 動賓搭配法
5.2.2 英文組合法
5.2.3 諧音串聯法
5.2.4 性感數字法
5.2.5 形象類比法
實踐:經驗萃取與知識建模
5 .U活動:教學活動優化
5.1 教學活動邏輯
5.1.1 90-20-8定律
5.1.2 建構主義理念
5.2 教學活動設計
5.2.1 知識示證
(1)陳述性知識示證
(2)概念性知識示證
(3)原則性知識示證
(4)技能性知識示證
5.3 課堂練習
5.3.1 知識類練習
5.3.2 心態類練習
5.3.3 技能類練習
5.4 總結回顧
5.4.1 思維導圖法
5.4.2 數字引導法
5.4.3 詩歌口訣法
實踐:教學活動核驗及優化
6 .U收官:感性升華優化
6.1感性升華的意義
6.1.1峰終定律
6.1.2印象管理
6.2感性升華的方式
6.2.1名人名言
6.2.2提煉金句
6.2.3故事映照
6.2.4美好祝愿
6.2.5呼吁行動
實踐:課程感性升華優化設計
7 .U工具:配套工具優化
7.1 教學課件優化
7.2 講師手冊優化
7.3 學員手冊優化
7.4 考核文件優化
7.5 輔助工具優化
實踐:課程配套工具優化
成果展示:作品展示及點評
回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