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 -----通過制度化、流程化、圖表化配套機制、培訓修成標桿
“我們的目的是把事辦好,為此要采取各種招術,過程中的表格就是模板、制度也是模板,創標建模就是對日常過程中出現的匯總,不用非得想著,但過程一定會出現,要把形成的經驗提煉整理成顯性經驗,相對合理化。”
—標桿管理輔導過程中輔導老師點評
實施標桿管理項目之際,某上市公司集團總部的一個重要部門領悟到了實施標桿管理的真諦,借標桿管理之機梳理其內部工作,將日常工作顯性化,由經驗性工作變為法制化、法規化,使得匯報過程中資料準備齊全, 匯報簡單實用、一目了然,創新性的采取了流程圖、圖表等多種表達方式。
標桿管理的思想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合力,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工作方法、行為習慣,使企業形成一個整體,達到1+1>2的管理效果。如何使員工行為習慣達到一致呢?標準化、流程化、圖表化是最好的管理辦法。
1、所謂標準化就是建立整套完善的管理標準,使員工行為有據可依,小到工裝衣著,大到績效考核的組織實施等均有可遵循的操作依據。麥當勞、肯德基具有標準化、程式化的操作程序和規章制度,可以用“絕對標準化、制度化、程式化的典范”來形容麥當勞的標準文化。
2、流程化要求企業將日常事務的處理以文字形式明確,以便于上下環節的溝通與銜接。流程化是企業員工工作高效率的基礎。實踐表明:員工低效率主要原因是員工“走了冤枉路”或“不知如何走路”,而能力低相對于低效率僅僅只是次要原因。
3、圖表化可以讓員工間的溝通簡單明了。正如全面標桿管理理論體系創始人陳泓冰常說的“能用圖表達的就不用表格;能用表格表達的就不用文字;能用一句話表達的就不用一段話”,通過簡化表達形式,提高溝通表達效率。
一樣的制度、同一的流程、統一的圖表可使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保持高度的一致,是企業員工行動確保一致的行為標桿,不光如此,加上配套的機制與培訓,才會修成標桿管理的最終正果。即:“制度+流程+表格+機制+培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