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TPM為什么要做(MTBF)平均故障間隔期
一、定義
TPM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縮略語,中文譯名叫全面生產維護,又譯為全員生產保全. 是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以全系統的預防(預知)維護為過程,全體人員參與為基礎的設備保養和維護管理體系.
MTBF,即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英文全稱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是衡量一個產品的可靠性指標。是指界定時間內相鄰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工作時間,也稱為平均故障間隔期。概括地說,產品故障少的就是可靠性高,產品的故障總數與壽命單位總數之比叫“故障率”(Failure rate)。同時也規定產品在總的使用階段累計工作時間與故障次數的比值為MTBF。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又稱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是指設備無故障工作時間的平均值。它是衡量設備在某段時間內連續運行能力的指標,是設備可靠性的體現。MTBF值越大,表示設備的可靠性越高,反之,MTBF值越小,表示設備的可靠性越低。
二、八大作用
1、針對高頻率故障零件的重點對策及零件壽命延長的技術改造依據。
2、進行零件壽命周期的推算及最佳維修計劃編制。圖樣整理及重新選定重點設備或零件時的參考。MTBF 的分析記錄表所記錄的設備零件改造項目或摩擦劣化趨勢等信息,以及設備資料修改或前期制作等情況,通過能經常作分析檢驗及重要性排序管理,可以使“設備檔案”管理變得更容易。
3、 有關點檢對象、項目的選擇與點檢基準的設定、改善。運行操作標準的設定、修訂及決定設備維護業務的責任分派。
4、用于指導內外部維修工作分配。根據公司內設備修復能力的評價,以設備類型、作業種類的不同來決定內部分別承擔工作的維修質量與設備效率方面的風險,作為維修外包的重要參考。
5、 設定備品備件儲備定額基準。機械、電氣零件的各儲備項目及基本庫存數量,應根據MTBF 的記錄分析來判斷,使其庫存水平達到最經濟的狀況。
6、作為選擇維修技術方法改善重點的參考依據。為了提高設備開動率,必須縮短與設備停機相關的長時間維修作業及工程調整、切換的時間。因此,有必要對維護作業方法進行檢驗,而其檢驗的項目、優先順序的選擇等基本情況,均需要依據MTBF 的分析記錄表。
7、為點檢周期、維修策略的確定提供基礎數據。用于設備對象設定預估運行時間標準,及其維護作業的選定與維護時間標準的研究。維修計劃預估時間標準的設定及維護作業的選定,必須考慮設備維護重復周期或標準時間值與實際維護時間的差異及相應維護作業特性等因素,因此, MTBF 分析表是非常必要的。
8、提供設備的可靠性、可維修性設計的技術資料。維護技術最重要的是以MTBF 分析表為基礎,收集有關設備的可靠性、可維修性設計的技術信息,以便提供給設計部門在設計設備時參考。
在TPM工作開展過程中,如何提高預防保全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是最大的難點。應用MTBF分析法,通過對設備MTBF數據信息采集和計算分析,可以研究得出設備故障發生規律,據此可科學選定預檢預修項目、制定預檢預修標準、確定預檢預修周期、制訂預檢預修計劃、確定預檢預修重點設備、修改完善備件儲備周期等,以便在設備故障發生前采取預檢預修。
三、實際應用
對于設備部門而言,很難了解維修活動與產品質量間的關系。例如,就故障修理而言,一般多以性能修理為重點,不會去確認維修作業所達到的產品質量改善的情況。但如何將產品質量和維修活動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 MTBF 分析表可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PM (生產維修)是著重以設備診斷技術為中心的預知維修,但其具體課題結果是很難把握的;從MTBF 分析表中,找出設備診斷技術開發的課題,是一種很有效果的做法。
設備培訓資料的制作:培養對設備熟悉、能力強的人員是PM 的重要課題,然而一般培訓多以市面上銷售書籍或網絡資料或大神的翻版課件為范本,并沒有充分結合自己公司、單位的問題狀況,企業實際與上述的背景間更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如果能利用MTBF 分析,培訓有關公司生產設備的結構、功能、薄弱環節及注意事項,是較實際的做法。
關于設備壽命周期費用(LCC) 的把握及其研究資料: MTBF 分析表,是以設備為主體,經長期而編制的一覽表。因此,根據設備所發生的維修作業、費用、備品備件及損失的發生狀況,來掌握設備壽命周期費用資料,是設備一生管理的重要基礎。
四、結語:
利用MTBF分析法,通過對設備MTBF數據信息的采集和統計分析,可以分析出設備故障(異常)發生規律。根據設備故障發生規律,可以科學確定預防保全重點、制定預防保全計劃,并通過對MTBF數值的變化分析來驗證預防保全的實施效果,實施持續改進。
綜上所述, MTBF 分析不僅是維修記錄的方法之一,其維修記錄更可作為維護活動、管理和技術活動原始的的基礎數據,價值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