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坤鵬論寫了一篇關于《2016雷軍7大特煩惱 全面解讀小米的內憂外患》,文章引起了諸多目光,甚至連小米內部員工都有來詢問是否有什么內幕信息,今天就完成上次的約定,寫一下雷軍如何破局吧。
坤鵬論: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小米成敗在此一舉!
一、首先說說什么是貿工技模式
1996年聯想集團時任總裁柳傳志在接受《中國青年報》的采訪時,首次提出‘貿工技’的說法,即首先通過銷售建立市場優勢,進而涉足生產制造提升利潤,最后積累和投入實現技術領先”。1998年《計算機世界》刊登柳傳志宣揚“貿工技三級跳”的文章,聯想從此成為IT業內“貿工技”的代名詞。
二、雷軍曾經有位師哥叫馮軍
別管小米身上披上多少形容詞,其實它從骨子里面就是一個貿工技,師承聯想!
如果在IT圈混的時間長的,就會知道聯想當年還有個得意弟子叫:愛國者,掌門人叫馮軍!
如果你把雷軍和馮軍、小米和愛國者的發展歷程數一數,就會發現他們居然驚人的相似:
都是軍字輩的,當年都混跡于北京中關村;
都單品爆款思路;
都有著相同的敵人并擊敗了它,那就是三星;
都是市場的攪局者,所攪動的市場都是高利潤或者可以稱做是暴利的產品市場;
都遇到了雙重風口,一個是MP3,一個是智能手機!一個是互聯網,一個是移動互聯網!
品基本都沒有自己的技術,它們都是所處時代的營銷大師!......
三、愛國者失敗了,為什么會敗?愛國者、小米兩家公司從核心上看,沒有區別,都學的是聯想的貿工技模式!
但聯想現在是什么狀態?連CEO都被人指著鼻子罵了!
波特先生說,戰略就是要搶占產業價值鏈的制高點,然后在這個點上建立壁壘,阻擋競爭對手。
巴菲特先生說他投資的企業,不僅有盈利能力,還要有高高的護城墻、深深的護城河,河里最好還有鱷魚。說的就是,要有壁壘,要很難被模仿和攻擊。坤鵬論: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小米成敗在此一舉!那么這個壁壘和制高點是什么?
宏基創始人施振榮先生對此提出了微笑曲線概念,產業價值鏈的制高點,一端在技術(也包含資源,比如礦產),一端在品牌。言外之意,企業或統一于技術,扎根于研發,做專利布局;或統一于市場,扎根于消費者,做品牌。
所以愛國者、小米的成功是因為它們做到了品牌制高點!
這個時代的競爭規則變了,不是或統一于技術或統一于市場的二選一,而是二合一。產業價值鏈的領袖企業,都是二合一的,同時掌控技術和市場,把技術放到市場中去,讓技術支持自己去成為市場的引領者,比如蘋果、華為......這是現實,也是未來!
愛國者和聯想一直沒有真正地走向技術制高點,所以愛國者敗了,聯想危險了!
相信雷軍和他一大批相伴的牛人不會不知道,所以小米似乎也在加強技術短板,那么小米將真的能夠從貿工技這條不歸路趟出去,成為世界級的領袖企業!
四、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猜想1:轉移戰略重點
之前坤鵬論也曾預測過,既然手機已不是風口,又不占據絕對優勢,雷軍和他的小米可能將會采取戰略轉移,轉向未來更大的市場,提前搶奪至高點!而且小米的專利積累并非核心,因為專利真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質量!預測的根據之一就是2015年小米的專利重點集中于IOT(物聯網)領域!
這點坤鵬論認為雷軍的眼光是遠大的,既然眼下全是死局,為什么不開辟新戰場放手一搏?坤鵬論: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小米成敗在此一舉!
猜想2:生態鏈品牌去小米化、重新梳理
3月3日,雷軍在中國證監會大會上透露:將在本月為生態鏈產品啟用新的品牌,實現與小米的品牌切割。
這是小米方面首次提及生態鏈品牌的去小米化。
(1)一個品牌很難托起高低兩端
一個品牌的塑造難,更難的是改變它在人們心中的定位,小米的性價比已經根深蒂固,提高品質意味著犧牲利潤,提高價格意味著破壞品牌形象,傷害得來不易的用戶感情。
讓小米這個品牌支撐起低端和高端兩個重任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上通常的辦法是雙品牌戰略,一個主打高端,一個主打低端。
但雷軍面臨的困難是,高端品牌推出低端品牌容易,低端品牌反向推高端品牌很難!因為人們固有的觀念是,你一個做拉面的師傅怎么可能整出滿漢全席?
(2)小米和他的小伙伴們都不能忍受光叫好不賺錢的買賣
商業的本質就是逐利,商業不允許僅得好評,沒有利潤的事兒,這種事可以做,但后面得跟著成倍收獲的大招才行!
過去,小米通過投資入股方式運作其生態鏈業務,產品包括耳機、充電寶等電子設備,也有手環、空氣凈化器等智能家庭、物聯網類產品。
這些產品均由小米投資的第三方公司設計和生產(這些公司當中很多采用了“x米”作為名稱),通過小米官網電商渠道銷售。但除了很少一些,大部分小米生態鏈產品都用“小米”冠名,意在突出其品牌地位。
但叫上了小米,就意味著得和性價比粘在一起,就必須得顛覆行業原有的定價原則,產品質量還得盡量保持一流,這種事情干一兩次行,干久了,沒錢賺或錢少賺了,許多深圳的電子制造產業鏈廠商就明確表示,小米及其生態企業的訂單一概不接,因為壓價太低,幾乎沒有利潤。坤鵬論: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小米成敗在此一舉!再加上沒有多少技術壁壘,競爭對手紛紛跟風搗亂,就更煩了!
坤鵬論認為,雷軍或已經遭到了投資人、合作伙伴的質疑和不滿!肯定也會有來自內部不斷擴大的聲音!同時,壞了行規,嚴重影響了大家的生意,在尋找合作伙伴的過程中越來越為艱難!
所以雷軍必須要在生態鏈品牌方面去小米化,這樣才能有做成生態鏈的前提。也就是說,小米不是未來,新品牌才是未來!
(3)生態鏈必然不是百貨公司
同時,坤鵬論猜測,雷軍的新生態鏈還將會重新梳理,因為,目前的小米生態鏈就像百貨公司,很難把它們組成一個生態鏈。
生態鏈最重要的是一環扣一環,買了你還需要我,買了我還想買他,生態做得最狠的就是阿里的淘寶和天貓,電商們怎么跳都跳不出人家的手掌心,發指到了壟斷的地步。
小米有些產品是可以鏈接在一起,但卻還無法做到買了這個,非買那個不可。
生態鏈另外的重要作用還包括效率的提升、資源的共享、成本的互補等,但除了小米的品牌共享、共同的投資人外,各產品依然是相對獨立的公司,無法更好地實現效率提升、資源共享和成本互補。
因此,新品牌下的生態鏈將不再像以前那樣,雜亂無章,抓到什么是什么,而會像雷軍說的那樣,回歸初心,踏下心來做!坤鵬論: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小米成敗在此一舉!
猜想3:手機定位現金牛,為小米未來爭取時間
手機市場已入紅海,再無專利與技術壁壘,那么憑借小米的品牌,賺取更多的現金應該是雷軍的明智選擇,所以小米總裁林斌提前放風說:
從去年的手機市場變化來說,中國手機市場增長已經放緩。用戶角度來說,單純追求價格的時代也已過去,他們追求的功能和要求越來越多,手機成本整體在往上漲,價格往上走是大趨勢。
同時,小米之前已經獲得好評的產品將會繼續升級換代,只是不會花太多精力放在上面而已!有大把的現金流就好!
猜想4:緊抓流量入口產品
而小米品牌則像雷軍所說,專注于手機、電視和路由器三大核心產品,這三大產品的特點是什么?都是用戶和流量入口!這個初心絕對不會改變,大有所為!
猜想5:全力開線下體驗店
2016年是互聯網企業向線下布局的一年,小米也不例外,除彌補線上不足,增強真實體驗外,還有很大程度是給資本看的,是拉高估值繼續融資的好故事!所以小米總裁林斌直言:不求賺多少,打平即可!坤鵬論:2016年雷軍的6大破局猜想 小米成敗在此一舉!
猜想6:小米的資本后臺開始風起云涌
之前的代售股權傳言已經在暗暗說明,小米背后的資本已經在蠢蠢欲動了,翻了這么多倍,又不能盡快變現,資本肯定很捉急。
而雷軍近來不斷強調5年不上市,小米初心都沒發生改變,小米上市沒有具體時間表。并對股權相關傳言明確而堅決地辟謠,這其實是在向資本們喊話和表態,小米就是要深度套牢你們!
僵持不下,在誰和錢都沒仇的大前提之下,雙方最終必然要達成一定妥協,資本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價值倍增,一旦雙方達成一致,資本的力量就會顯現,幫助小米渡過難關,穩定估值,甚至再次神話般的增值!
道理好講,真正實踐起來并不那么簡單,一個公司的起家就基本鎖定了它的血緣,真正能夠換血的企業少之又少,小米所采取的貿工技模式還有一個特點是:起得快,敗得也不慢!再加上資本交織、估值虛高這些因素,倒下的速度會更快!所以坤鵬論認為,2016年將是小米最關鍵的一年,成敗就在此一年!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新模式及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