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企業裝上GPS導航儀
說到GPS導航儀,司機都有這樣的體會:假如你去一個不識路的地方,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個GPS導航儀來導航,這是最有效最省心最省力的做法。因為一旦選錯,就會走很多冤枉路,距要去的目的地可能會更遠。
用GPS導航方式開車有三大好處,第一指明了方向,能順著正確方向到達目標。第二提高了效率,可以選擇最近的途徑,最快的時間到達目的地。第三保證不走冤枉路,它能及時在岔口提示,防止走偏。
從開車用GPS導航想到人力資源管理。現代企業要做好從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的轉型,建立起能支撐基業長青的人才庫和長期激勵機制,始終保持人事相宜的和諧氛圍,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導航儀,這個導航儀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保障體系。
2000年底,原中國區創維總經理陸強華攜150號核心人員集體跳槽到競爭對手高路華,使創維深陷泥潭,差點讓創維崩盤。近年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勞動法規雖然越來越完善,但雇用關系的勞動爭議和勞動糾紛并沒有因此而減少。據有關部門統計,2011年上海市各級仲裁機構共收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申請5.79萬件,總量同比上升10%以上,顯示勞動人事關系依然處在多發頻發階段。究其原因,第一個例子是企業在后續人才梯隊和核心人員長期激勵機制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第二個例子反映勞資關系不和諧。而產生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與企業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保障體系有著極大的關系,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人力資源管理尚未形成獨立的管理體系。如行政人事部、質檢人事部,有的干脆把人事放在財務室或安排前臺接待員兼做,沒有專門部門和專職人員,勞動人事管理在組織架構上與企業發展不匹配。
二是勞動人事管理還處在經驗管理階段。如招人沒有需求分析和招聘計劃,完全憑上頭一句話,錄用沒有完備流程和法規管理,用工從一開始就潛伏著勞動人事爭議糾紛的風險性。人員的后續管理如績效考評、薪酬管理、培訓開發等沒有人力資源管理配套工程,人員流失必然嚴重。
三是把人事干部作為勞動力使用。人事干部是秘書,天天忙于制作和填寫表格。這三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解決的方法就是企業高層要從根本上改變觀念,確立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建立起人力資源管理導航體系,讓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為企業基業長青保駕護航。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鎖定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企業勞動人事管理中的導航作用。這是企業用工制度規范化和人才管理機制化的重要一環。第二,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保障體系。這是保證股東回報率的關鍵。企業效益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證核心人才、獨特人才的生存、擴充和有效使用。第三,通過人力資源管理職能部門和專業人員,在勞動關系上實施法規在先、約定在先、告之在先、預防在先的“四先”用工管理制度,就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勞動人事爭議的發生。第四,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保障體系并運用體系內各分支實施對人才培養、PDCA循環、員工職業通道、員工潛能開發和技能提升等策略管理,進而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保駕護航(圖示)。
人力資源管理是干什么的?它的最終目的就是把適合的人在適合的時間放到適合的崗位上,去競爭和創造價值。戰略學家波特說:“競爭就是創造一種差異,創造一種獨特的價值組合。”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就是用戰略的眼光,去組合人力這種獨特的資源價值,全景的保障這種良性的競爭和人力資本的合理使用,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