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計人員達1400萬但合格的財務經理卻很少,中國不缺少老總,但缺少的是真正的財務經理人,有了優秀的財務經理,老總就如虎添翼,否則就會一個個倒下。優秀的財務經理能夠將財務工作與公司的戰略、組織、流程緊密銜接,滲透到這架機器的每一個環節的運作之中,與整個組織融為一體,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然大家學了會計,如果以后的執業方向是在企業,就一定要努力往財務經理方向發展。
作為一個出色的財務經理人,其職責要求不但能為企業節省大量成本,還能為企業的發展掃除所有財務障礙。所以,企業都非常重視嚴格挑選自已的財務經理人,他們認為一個合格的財務經理人必須同時擁有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管理會計師的綜合能力,最好還是一個溝通能力極強的口才大師。
既然企業對財務經理人提出如此高的要求,那么財務經理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最受企業歡迎呢?所以一個出色的財務經理必須做好以下八點:
作為一個出色的財務經理人,戰略思想極其重要,戰略規劃的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道路,試問企業有哪一個戰略決策沒有牽涉到資金的投入產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財務經理人的重要職責就是根據企業未來的戰略提前做好財務預測決策工作,做到未雨綢繆,從財務的角度預先做好投融資、成本控制的準備,減少企業成本的最大虧損,為企業高層決策提供后續資金保障,確保企業的戰略決策能夠順利實施。
財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衡量一家企業是否規范,也是衡量財務經理人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財務制度協調的是企業內外的各種經濟紐帶關系,它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制訂,是企業經濟活動和資金管理的"制勝法寶"。
每個企業都或多或少制訂了一些財務管理制度,盡管有些是擺設,但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財務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
作為企業財務方面的最高組織者和責任人,財務經理人應不斷地健全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組織好對國家財政、財務、稅收等相關法規的學習與執行,對制度的執行嚴格檢查,以確保企業守法經營。
企業規模的擴大,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越顯突出,財務預算包括收入和支出預算,財務經理人必須把企業的戰略目標轉化成為財務目標,并細化成相應的財務指標,再把財務指標與各責任中心掛鉤,通過目標控制法,控制好成本、費用、資金、利潤等預算。當然預算編制只是財務管理的初始,關鍵還在于執行,如何使執行不偏離原定規劃,在執行過程中時刻進行預算的日常檢查必不可少。
財務經理人通過審核財務報告來監管企業會計核算、各項制度、政策的執行情況,監控企業預算執行過程與結果,但由于企業財務報告專業性、綜合性復雜,很多財務數據不夠直觀,如果把財務報告直接上報給管理層,相信管理層和其他部門都不是十分理解。
財務經理人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簡單問題通俗化,寫出比較系統、讓其他管理者都讀得懂的分析報告,為企業最高決策者和其它部門提供決策所需要的重要財務信息。
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合理避稅是所有CEO最看重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財務經理人有沒真才實學的硬指標,因為其他能力固然重要,但都比較虛,只能間接產生收益,唯有這種能力能直接創造利潤。財務管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魔術,玩法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玩得不好,資金鏈斷裂,企業破產!玩得爐火純青,資金滾滾而來,企業利潤倍增!成本控制不是一味地節省成本,而是要計算投入產出,砍掉不能帶來更多價值的成本,而對能產生更多價值的項目要加大投入。
稅收籌劃必須事前規劃,不要等到生米煮成熟飯了才想著如何避稅,那時候可發揮的空間不大。最有效的辦法是潛心研究稅收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在每個會計年度開始之前,結合企業的未來戰略和經營策略,作出最有利于企業的稅收籌劃,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合理降低企業稅負,提升企業利潤。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也是企業過冬的棉襖,缺少血液人就會死,缺少棉襖就會感冒,企業也一樣,缺少資金企業會破產,資金流動不暢也會出現經營困難。財務經理人要特別關注經營活動現金流的異動,一旦出現負數要立刻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讓經營活動現金流恢復正向流動;在投資和籌資活動現金流的監控上尤其要避免"短貸長投"這一民營企業破產的最直接誘因。
為了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必須在企業內強化"一支筆"審批制度,避免多頭審批,資金分流。財務經理人必須負責資金流的總體調配,所有費用的支出除了日常性的一些費用可以授權審批外,其他一切費用統一由財務經理人進行審批,以利于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財務經理人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最高組織者,作為財務方面的專業人士,必須積極參與企業投資融資決策,為企業決策者當好參謀,組織對投資承受力分析、投資經濟效益分析,并想方設法籌措投資所需要的資金。投資決策關鍵是平衡好回報與風險的關系,在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基礎上,采用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法、投資回收期法等投資決策工具進行測算決策。
融資決策關鍵是找到合適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在融資成本和資金需求量、資金使用周期上尋找平衡點。融資工作不能靠臨時抱佛腳,必須在平時老老實實地與各種融資渠道和資金方進行多方位接觸,建立起信任關系和穩固的合作關系,并了解各種渠道的優缺點,才能在有資金需求時找到合適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