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標書和能拿高分的標書之間的區別在于:優秀標書側重點在提升評標專家閱讀體驗,從而讓專家在主觀分上能夠打高一些印象分,這一點上一節我們已經詳細講過;而高分標書的側重點則在于應標參數和條款要盡可能優于招標書的要求,特別是招標書中評分標準寫明“優于招標書得8-10分,滿足招標書得6-7分,低于招標書得5-0分”的項目。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招標文件要求售后服務質保3年,那么應標是3年的話,專家最多給你打7分(因為沒有優于),但如果是4年的話,最少也得給你8分。
可能有的學員會問:這么應標必然導致成本比競爭對手要高,那么必然價格得分會吃虧,一來一回,可能總分也差不多,搞不好還要更低也說不定!這的確是個好問題,如果你也這么想,說明你對投標事宜開始有自己的思考了。
現在回到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到底要不要這么做,應具體項目具體討論,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項目的價格評分權重偏高,例如:40分或更高,而優于招標書多拿的分又太低的話,那就沒有必要了;工作如果再要做細的話,可以根據招標書的評分標準做個模擬計算再根據結果做決定。另外,如果項目是競爭性談判或詢價采購項目,由于采用最低價中標法,所以優于招標書應標沒有任何意義,反而只會提高自己的成本。但實際上,據我的體會,大多數公開招標項目的價格評分權重都在20-35之間,以30左右最多,因此,優于招標書應標的辦法還有很有操作空間的。
但是,有的項目,投標人基于某種原因,為了拿高分中標,不惜虛報產品技術參數,作出過度承諾條款,這就是過猶不及了,而且還有巨大風險,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具體情況,我們下次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