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京瓷“阿米巴經營模式”不是一天練成的
根據 田和喜 專家顧問與企業家朋友們的對話整理而成
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在他的率領下,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京瓷是唯一經歷4次經濟危機都沒有影響的日本大企業,而且還創造了連續50年從未虧損的奇跡。在日本四大“經營之圣”(另三位分別是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齡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而被尊為“圣”的。這些成就被歸功于其獨特的稻盛哲學和阿米巴經營方式。
鈴、鈴……電話聲響起,“又是來咨詢阿米巴經營的”田和喜顧問都不禁囔囔自語。
的確,最近“稻盛哲學”和“阿米巴經營”實在太火了,應該是目前國內企業經營管理界談論最多的話題。作為國內極少數能夠系統提供“阿米巴經營咨詢”的專業機構,首席專家顧問田和喜先生自然逃脫不了企業家們的“質問”。
企業家:“阿米巴經營模式”背后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田和喜:“阿米巴經營模式”的本質其實就是貫徹了“經營理念”的企業內部“量化分權”體制。要想實現“量化分權”首先就必須擁有一套簡單的“系統量化工具”,這套工具在日本稱為“經營會計”(京瓷稱之為“京瓷會計學”),所以“經營會計”是“阿米巴經營模式”落地的必備工具。
那什么是“量化分權”呢?就是用看得見的數字(即《經營會計報表》和《財務會計報表》)來看清企業經營的“實際狀態”,通過授權和責任分擔,而達成經營目的的一種制度性分權手段。具體來說,它包含五大類的分權水準。在日本的世界500強企業中被廣泛運用,當然也被日本的中小型企業廣泛使用。
京瓷目前所使用的“阿米巴經營模式”,是日本企業活用“量化分權”達到極致的一種狀態,在這之前還有“兩大階段”必須走過。
另外,實施“阿米巴經營模式”的導入需要具備相應的“基礎條件”、“前提條件”和“應用條件”。
因此,京瓷的“阿米巴經營模式”不是一天練成的。
要導入“阿米巴經營模式”的企業必須首先學會活用“經營會計”,從“量化分權”的第一個階段開始修煉,逐步提升而高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