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軍,趙國軍講師,趙國軍聯系方式,趙國軍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薪酬績效實戰落地專家,著有《薪酬設計與績效考核全案》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趙國軍:萬科原副總裁毛大慶:我現在特別能理解王石
    2016-01-20 5910
    導讀:5月29日,在2015人本中國高峰論壇上,毛大慶先生以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的形式,精彩詮釋了他對生命的理解及其初心,用不同凡俗的自由境界接龍、肩負來自家國命運的使命感,時不我待地投入到創業服務業。分享如此精彩,令現場幾經爆棚。  
        觀眾提問:很感謝毛先生放下其他重要的事情趕過來。從萬科出來后,您開始了創業,請問您創業在做些什么,您為什么看好您現在所做的事?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創業到現在您有什么感受?    
        毛大慶:這兩個問題夠講一個小時,因為時間的關系我簡單說一下。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選擇創業,我想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覺得我的年齡到了一個時間點。每個人對自己存在狀態的定義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會喜歡一種穩定的工作,而有的人喜歡以過程論人生。當然,在這里講話是要負責任的,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論人生的。我確實從來都是以過程論人生階段的,如果你了解我的發展過程的話,你就會了解我為什么現在要做這件事情。因為我從來不做一個特別遠的計劃,如果有也只是三年計劃,但計劃實際上并不是瞄準什么而去的,而是這三年之內我要干成一點什么事。每年,我都對自己提點小要求。我從來都不認可諸如你要成為什么人的計劃,因為你成為不了誰,你有你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基本狀態你得去定義的,比如你會一直要求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自己。每一個階段,我對自己的評價是能有一些進步,能如此,我就很滿意了。
        我有一個習慣,每到年底,都會給自己做個評估,這個評估跟工作沒有關系,而是將這一年來我干的事情、我的存在和我過去那么多年的成績跟上一年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我進步了些什么?這是我實實在在在做的,堅持這樣的習慣已經10多年了。只要這一年我有一、兩件事是之前從來沒干過的,我認為這一年就非常值得。我發現這樣一種做法,加在一起,最后到了一個時間點,就會迎來一個質變。你會覺得你質變了,你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而且,這從來不是靠你自己定義出來的,而是靠自己從量變到質變的漫長的過程積累。因此,我經常跟員工講,你不要想成為誰,也不要設定遠大的理想,不要想成為馬云、王石這樣的人,你就保持你自己最好的狀態,永遠成為你自己,不斷地審視下一個時間段比現在這個時間段有了什么進步,長期去做,就會發生質變,迎來不一樣的人生。現在,每個月我都要進行這樣的比較:我這個月比上個月進步了什么?我覺得這樣挺好。
        所以,我在45歲之后,腦海里經常會閃現這樣的問題,頻率越來越高,包括我為什么會在2012年開始瘋狂的迷戀跑馬拉松,以至于今天我成了一個國家跑馬拉松的企業界代表一樣。其實,我壓根沒想成為這樣一個代表,也壓根沒想成為一個運動員。但是因為跑馬拉松之后,我對自己有一個要求:我想,既然我跑了,就要有點什么,比如說50歲之前我必須要跑完100個馬拉松。其實誰也沒逼我,但是我覺得OK,這個是我的一個目標,到50歲我如果完成了這個事情,我覺得我會挺高興的。所以,簡單總結說,這么多年我都在問自己,我是不是一直在給自己加分,給自己積累東西?
        有一個讓我比較自豪的地方,我經常跟年輕的員工們講,我說我現在47歲,你們把我所有干過的事情加在一起,無論是我上過多少學、拿了多少學位,還是干過的事情,完成的事情,比如蓋過多少樓、完成多少個小區,寫了幾本書等諸如此類。我說你把這些加在一起,問問你自己,如果要完成的話你要用多少年?然后他們就去算,我問過一些人,有人就說,我要干完的話要到80歲了,也可能一輩子也干不完。OK,所以我覺得活得挺值得,我今年47歲,已經把好多人80、90歲都干不完的事情干完了,所以我今天有大把的存款,不是錢的存款,而是我積累的時間的存款。我可以用來干我更想干的事情,可以換來更多的自由,這是我跟你們講的我非常真實的想法,我要換來更多的自由。而這個自由,除了財務自由是最根本、最淺顯的,而且我覺得這個并不是那么重要,我覺得時間的自由和心靈的自由才是我一直想追尋的東西。
        當然你們都同意我的觀點,誰也不會不喜歡這三個自由,但是這三個自由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呢?不要認為我有很多錢才會自由,其實用不著。現在創業之后我特別高興,我打出租車,坐經濟艙,跟年輕人在一個破辦公室工作,原來的總裁辦公室當然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但我覺得特別自由,特別好,能換來一些新東西。這些新東西也許不是諸如地位之類的東西,干嘛要把自己捆在這些上面呢?也許,每個人對自己的追求是不一樣的。前兩天有記者問我這個問題,我說特別簡單,你問問你周邊的人,有的人喜歡旅游去當驢友,跟他的錢多少沒有關系,可能他很有錢是大款,但是他就喜歡背著個包住青年旅社當驢友,他覺得那是種享受;但有的人可能就認為我只能住五星級賓館,我必須進大商場,我必須坐豪車,我必須得怎么怎么樣,因為那才是我人生升級的標志。我覺得我就是那個驢友,所以我就用驢友來衡量我的人生:如果有一天,我想天天當驢友就能當的時候,我覺得那就是我最成功的時候。所以這就是我為什么會干這個事情的第一個原因,因為我可以找到一件事情,我再忙我都認為時間是自由的,因為所有的時間,干的都是我覺得有意思和好玩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必須要從事的事業。因為我覺得這是一件我干到80歲都還有勃勃生機的事情。為什么?因為中國如果再不進行創新創業的話,這國家沒有出路可走。
        而且,我覺得選擇一件事情,都是順勢而為,沒有“勢”在,你再努力、磕破腦袋、滿頭大包,也干不出來什么事業的,也不會有什么成就;但如果“勢”在那里,你用心努力就可能成事。為什么“勢”在那里?在這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說來話長,我只能用三分鐘講完。在2012年到2014年的時候,我接受了一個課題,我們共有7個博士一起做了一個研究。這個研究是圍繞著中國人口未來20年發展走勢與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的關系。我在很多場合講過這個報告,這個報告內容很長,得到的結論是驚心動魄的。其中一個結論是,在2033年前,也就是2030年左右,從202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進入了快速老齡化的過程。
        這個老齡化的快速,恐怕今天在座的各位都無法物理地想象,因為我們誰也沒見過。世界上只有54個國家已經完成或越過撫養比1:1的老齡化過程,而這些國家大量的都進入了經濟停滯或者說中等收入陷阱,可悲的是那些經濟還不太發達就進入到老齡化的國家,就直接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發達國家像英國等這些國家雖然較晚進入經濟比較停滯的狀態,卻依然還是發達國家。但這些國家跟我們國家都無法類比,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口單位都是千萬級別的,可以類比的國家,只有日本。
        日本是唯一一個可以跟我們參照的,因為他們人口是過億的,它在1991年年底,越過撫養比1:1,5000萬人撫養5000萬人。所以我們在做這個研究的時候,看到了中國在這個節點上大概會是在2030-2033年的時候,達到這樣一個撫養比1:1的國家,也就是說,如果14億人口基數不變,7億人要養活7億人。這7億被養活的人中間,有4.3億60歲以上的人口,還有2.4億左右的非創造力人口:也就是8000萬的殘疾人和那個時候的非產能人口——即那個時候的非成年人。
        4.3億60歲以上的人口,意味著到那時候我們在馬路上、飯館里、飛機上等任何一個地方,在任何一個公眾場合,3個人里面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人,這是今天大家沒法想象的。到時候醫院會變成什么樣子,什么會變成什么樣子,都無法想象。坐飛機到時候就不可能有空姐可能只有空大娘、空大爺的了,現在好多的航空公司已經是這樣。那么這樣的狀態又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的發展是很沉重的。在日本的撫養比越過1:1的時候,日本的GDP拉動因素點有65%的拉動因素來自于科技轉化,而今天中國的GDP前十位的拉動因素,沒有一項是科技的,最大的就是基本建設投資、房地產等,沒有一項是制造未來的產業。所以日本這樣的65%的科技因素拉動GDP的人口撫養比1:1的狀態,對比中國這樣一個在今天排在前十位70個百分點的拉動因素科技都不沾邊的狀態,如果到1:1的時候,可想而知,我們屆時會是多么的狼狽!而且日本,是5000萬人養活5000萬人,而中國將是7億人養活7億人,這是不能類比的!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給我們的感受是很強大的,日本那時還在美國買樓呢,我們家里的電器、汽車哪個不是日本的作品?90年代初,把美國的汽車行業打得一塌糊涂的時候,日本已經是個1:1的老齡化國家了。這樣的老本錢吃到今天,日本還在吃著,看看我們的身邊攝像機照相機哪個不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我在說一個垂垂老矣的國家,靠科技的老本吃了20多年,今天日本人的生活質量還比我們好!我們這樣的國家,當我們66年到74年初出生的3.3億人,我們這幫人,我自己還有你們在座的有些人,到2030、2033年,全部都60歲了。我們這幫人,今天都在崗位上,我們今天這個國家是9億人養活5億人的國,50、60、70、80后,90后也都走上工作崗位了。再過10年,我退休的時候,13年之后,基本上所有90后都進入到了工作崗位,而且還有00后也進入到了工作崗位。當我們這幫人全部退出工作崗位,意味著3個多億的人瞬時從貢獻人口變成為被撫養人口的時候,中國的天平一下就倒過來,變成5億人養活9億人,我們將是非常可怕的。
        在這樣一個大的問題的前提下,我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今天中國的發展,85后到94年前出生的,這里面有1.8億的人口,是中國的第二次人口高峰。這一伙人,目前恰恰處在20歲到30歲的發展階段,這是所有世界上人口論里面,創造力、發明各方面最集中的年齡狀態,如果再不用這一幫人撬動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國就真的沒希望了。所以真的不用等了。因此我說時不我待,創業創新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不是總理多高興,不是誰要去湊熱鬧,是你沒有選擇!
        我們過去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基本上沒有下過功夫培育未來產業,而現在這是大勢所在。所以,我覺得我們做產業服務業很有必要。我不是真的創業,而是在做創業服務業,我在干的事其實是幫助年輕人創業。我已經創不了什么業了,我這個年紀,搞發明創造基本上沒有什么可能,我干了一輩子房地產業,也不會干別的,但是可以服務他們,所以我現在干的是創業服務業,總理給我們這幫人定義了一個行業叫創客空間聯盟,所以我們叫眾創空間。今天人民日報剛剛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千萬別把“眾創空間”變成“重創運動”——創傷的創。我們是真正希望幫助到創業者能夠創業成功的一幫人,我希望我再用15年工作年齡來幫助這一批85后90后小孩,讓他們的創業之路能夠變得順利一點,這是我們在企業待了二十四五年的價值所在。以上兩點是我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兩個半月以來的感受是什么?我感受到世界真的是很大,好想去看一看。確實是,我原來在企業里面做高管,那么愿意創新,那么愿意想問題。但當你從房地產公司走出來的時候,你發現真的是知識太少了,真的不知道年輕人在干什么,真的不知道世界的變化是什么樣子。我當時做完那個人口研究報告的時候,我的結論是,我跟王石董事長說,這個國家沒希望了。這個結果就是這樣,當2033年活生生就是這樣,我說我們還能干什么?我說現在就靠個房地產,我們沒有一樣東西,民用科技沒有一樣可以到國際上跟他們較量的。我們貨幣、能源、軍事、外交,四樣東西全被美國鉗制了,人才都被美國人挖走了,完了我們還老齡化。我說我們還有什么希望呢?我非常的消沉。我當時還說,你要指望著85后、90后、00后的小孩,能重視國家的戰略發展,我說門都沒有啊。我說他們家里好吃好喝房子都有,哪還有心思去創業奮斗?我說我們這批人也許能奮斗,我說王石你們能奮斗,還指望他們能奮斗?
        當時王石董事長說,你不要小看他們,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優點,都有他們的前途,你不要看不起他們。我今天很認同這句話。我創業的這兩個月,跟這些人打交道,而且我告訴你我覺得現在特別有希望,我覺得這個國家特別有前途,因為我看到了這個國家,一旦給他們自由和空間,年輕人真的是很厲害。我在創業大街中關村整整待了快半年,我自己現在接觸很多年輕人,無論是現在很多想法多么荒誕、不切實際,怎么不落地,怎么不接地氣,但是你起碼感覺,他們覺得創業和想象這件事情是我們這一代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們愿意干這件事情。
        我在來此之前在通州一個活動上跟通州的領導舉了幾個案例,他們聽了眼珠子差點沒有掉下來。我說你們天天談創業、談創客、談創新,談這談那,你們知道創業都創造了些什么東西嗎?我就跟某些領導們講,我說你們知道硅谷I&B(音)公司嗎?I&B是硅谷的三個年輕人創辦的一個網站,現在估值幾十億美金,這公司一共才幾十人,手里任何資產都沒有,就是個互聯網網站。我接觸到一位北京大醫院牙科副主任,這個人下海創業,現在馬上上市(新三板)了。他干什么呢?他發明了一個牙刷,這個牙刷刷牙時把牙齒的相關信息采集下來,包括蟲牙、牙垢、牙垢厚度、牙齒縫隙等,采集完了可以用藍牙上傳APP,而平臺上面有140多位北京牙科大夫。這樣立刻把牙科大夫和牙刷用戶聯系起來了,馬上就可以用戶建立一個個病例,你可以找一個離你家最近的私人大夫。如果我們不理解這個時代,不了解天地變成什么樣了,不知道外面人在干什么我們創什么新,搞什么創業?
        回到你這個問題上,我覺得特別興奮,每天被外界撞擊腦袋,天天見像瘋子一樣的人,我覺得特別好。我覺得從事年輕人的事情,都能變得更加年輕。 
        文躍然(主持人):離職的時候跟王石先生談了幾次?
        毛大慶:找他很深的談了一次,他后來又找我談了一次,兩次。他自己曾經就創業,所以他不會阻攔我創業,說你不能去你就在萬科待著,他不會這么說的。我問他的問題是,你那會兒跑到深圳抗大包,賣雞飼料破產,差點跳海自殺,你給我傳授傳授,創業到這個份上什么感覺。他就講,那時什么都沒有就自殺,就一條命又有什么難呢?難的是企業規模大了以后,碰見各種各樣的危機,怎么樣能挺得住,如果能挺住,那創業才真叫創業、真叫成功呢,如果你開始遇到點困難就想自殺那就別創了。當然,他也給我提了一些問題,他說創業到底干什么好呢這要仔細想想,哪個事情最適合你干呢?你干了一個不適合你創業的事,也沒必要浪費生命,這是他跟我談的,講了很多。
        我剛才沒講的問題是,其實我今天做這個選擇跟他很有關系,我要是沒有到萬科這六年,沒有這么近距離和王石在一起,我真的不太理解這個人。現在我特別理解這個人。其實,我很羨慕他。我覺得一個人活了一輩子,能夠始終堅持做一件事沒有變,就是活得要像一個人,活一個像自己的人,我不說是多么高尚偉大的人。他從嫉惡如仇看不慣官僚的風氣,然后從體制內下海跑到深圳,去當一個小科員,抗大包,賣雞飼料,然后不小心干了房地產,干到上市,一分錢股票不要,然后去爬山,去引領一個企業的精神,然后60歲退出,去上學學英語,今天從事國際的公益事業。他從來沒有變的一件事,就是“我行我素”。這四個字“我行我素”,能做到這個挺不容易,比較任性。
        文躍然(主持人)我行我素,在你身上也看到了。我想創業,最大的代價是你要放棄一個事,去做另外一回事兒,這樣機會成本太大了。您怎么看?    
        毛大慶:你說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其實是一個相對什么事來說的,機會成本就是你付出什么獲得什么。如果你想獲得的東西是自由,你說什么是成本?(觀眾熱烈鼓掌)
        觀眾提問:謝謝您今天的分享!是這樣,我想問的一個問題是,因為我也是在房地產行業,您創業是覺得房地產不行了嗎?還是想了解一下您創業的動機,還想了解您現在的企業,跟創新工場之類有什么區別?
        毛大慶:你的第一個問題像記者問的,回答這個問題要特別小心,否則會引起股票波動(眾笑)。我又不是官方的,但是發自肺腑的觀點:不是房地產不行,是房地產原來的經營方式不行了。其實房地產在中國,遠遠還沒到第二春。但是第二春一定不是這個“春”,是另外一個樣子的“春”。簡單說中國的房地產,原來的做法太小兒科了,是小學畢業的水平,無論誰無論多大還是多小的,就是買地賣房子,就是這么一個概念。我今天還跟一些領導這么說,你們別把開發商看得太神秘了,其實它們什么都沒有,從最大的到最小的,都是一個邏輯,就是怎么低點獲得土地,高點把房子賣掉,財務很容易算出來。
        第二,房地產有一個問題,給大批從業人員帶來一個錯覺:這個行業怎么著都得一個很高的盈利。我不知道你們公司是什么樣,但你們公司一定會談毛利率、凈利率,那幾個數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們說的這些毛利率、凈利率,在中國有幾個行業能夠幾十年不停的就是這樣的毛利率和凈利率?但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就一直一廂情愿地認為就得是這樣,不這樣就是考試不及格。所以,今天這個行業玩不下去了,蓋了一大堆房子不知道干什么好。我最近角色一轉,政府都來找我。原來我找政府,覺得我有什么私利,現在政府找我,你看我這兒有幾十萬平米,我說,我也不是房地產解決方案,我要是能夠解決,我也就沒問題了,這個問題不那么好解決。但是問題告訴你,不動產的經營和不動產的價值再創造,我們沒有根本找到一個好的辦法和出路。而恰恰發達國家這么多年,美國經濟到今天,房地產你說沒有了嗎?日本經濟停滯20年,房地產公司不是好好的嗎,但是你看他們房地產公司是我們這么干的嗎?新加坡6年建國到現在,還有46%的土地到現在還沒有被開發,香港回歸,從香港被割讓100多年到現在,香港還有39%的土地沒有被開發,如果照我們中國這開發速度,香港都開發三遍了。
        所以,我們得從房子里頭再創造價值,比較是復雜的,包括金融、便宜的錢,包括不動產怎么和證券其他行業聯動起來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中國的房地產其實是管理能力和管理質量太差的問題,并不是行業出了問題。這個事情光找開發商沒有用,其實政府方方面面都得想辦法。這是我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
        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孵化產業,在中國經歷了好幾個階段了。最早期不是創新工場,最早是上世紀80年代,科技部搞的像火炬計劃下面的孵化器、孵化園。政府當時是以政策簡單產業引導。當時這些孵化器里面多半是國企、央企,來培育它們科技能力的。這走到一定程度,也都走不下去了。
        第二代,就是以李開復為代表的創新工場,這是帶有國際上比較領先想法的股權投資、風投這些人,他們實際上是用一個孵化器,不斷投資有潛力、好的、他們選上的項目。用投資和幫助他們投后管理,讓它們迅速能夠漲起來,變成能夠被上游企業買走的項目。這是一種相當有意思的孵化產業,它是以錢,以投資為主線的。
        第二代半孵化器或孵化產業,帶有服務性質的,比如說2010、2011年前后出現的,3W咖啡、車庫咖啡等。這一批理念是和硅谷的點子公司、點子咖啡那個年代的孵化行業有著比較多類似的地方。除了VC投錢,還給它們提供一些創業輔導,比如說創業計劃打磨,創業引導,包括給它們導流到它們需要去的傳媒行業里、傳媒圈里等等。這是第二代半的孵化產業。
        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現在的時候,實際上現在出現一些眾創空間。這個范圍更大了,因為這一批非常復雜,什么階段都有,什么人群都有,遠遠不是學生,還有中年人,還有政府官員、職業精英,他們所需要的創業服務是非常復雜的。簡單說,一個公司從小到中到大,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后臺支援,實際上都變成了一個服務行業。這是第三代孵化產業。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第三代孵化產業,創業服務行業。這個外延很廣,從基礎公司的方方面面,到導師團隊,到創業培訓,到健康醫療等等。現在,創業服務行業也在不斷升級和迭代。簡單說,我們跟創新工場的區別是,出發的地方不太一樣,不是以VC出發的,VC、天使是我們的服務內容,但不是我們唯一用來贏利的手段。服務是我們贏利手段和贏利來源。這個行業最后比的是服務。
        我再用形象的闡述,出現一個新行業。就像是酒店行業,世界上酒店行業幾百年,幾百年的酒店行業,到今天大家脫口而出的,比如香格里拉酒店集團、萬豪等等。這些酒店集團在它行業內的價值是服務價值,并沒有房子,這些酒店哪棟樓都不是它的,但是它的服務是能夠掙錢能夠存在的。
        我們這個行業是做創業保姆,就是一個保姆行業,不是高贏利行業,但它是一個好多人都需要的行業。如果萬眾創業相當長時間內的話,我認為創業服務業的生命力是相當強大的
        文章轉自2015人本中國高峰論壇。
    企業管理經驗

    服務通道 撥打咨詢電話

    頂部 電腦版

    水木hr361人力資源管理網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202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2021|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