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平衡計分卡在幾十年的應用中,經過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不斷實踐和摸索,已經成為企業績效考核體系建立的一種主要方法。本文對平衡計分卡的應用進行了改進,使其適應現代企業需要,尤其是將信息安全也納入到整體的安全維度進行統一管理,是對傳統方法的一種有效完善。
平衡計分卡(BSC)與傳統績效評估體系最大的不同是它將企業戰略作為主要輸入,對企業戰略進行財務、客戶、內部流程以及員工成長四個維度的分解,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標以及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從而實現企業戰略的平滑落地。
BSC方法實現企業考核指標分解
管理學界有句名言,“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如果你不能度量,還談什么管理!),BSC就是將企業戰略落地進行度量的指標體系,一般說來,可以用1423N來描述企業BSC指標的建立過程,即一個戰略,4個維度,2個方法,3個步驟以及N條規則。
一個戰略:建立企業愿景與戰略目標
根據德魯克的研究,企業愿景即企業是什么,企業未來要達到的目標。而企業戰略是一個企業自上而下的整體規劃,用來獲得核心競爭力的一系列綜合、協調的約定和行動。
四個維度:建立BSC考評體系的分解維度
通常情況下,在BSC最頂層采用四個維度進行企業戰略承接,這四個維度包括:財務方面、客戶方面、內部流程方面以及員工學習與成長。
兩個方法:建立BSC考評體系的方法
BSC中的兩個方法是在指標體系建立時的“自頂向下(Top-Down)”和指標考核時的“自底向上(Bottom-Up)”方法。
制定完整的企業績效考評體系,需要從企業戰略出發,覆蓋企業的所有部門以及所有工作崗位。在進行指標體系建立時,需要在企業的每個部門層次上按照四個維度層層分解,并注意每個高一級部門的指標,都能在下級一個或多個部門的指標中得到分解和承繼,這種分解可以一直到最基層的組織,以及每一個工作崗位。
與指標制定時自頂向下的方法相反,BSC方法在指標體系應用考評時,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即先從最底端的工作崗位(個人)的評估結果監控及數據收集(采用IT系統或者手工方式)開始,逐層向上,最后形成對于整個公司的BSC績效體系的評估結果。
三個步驟:建立BSC考評體系的步驟
根據上述分析,從公司維度的BSC指標,分解到部門,直至分解到工作崗位的指標,是一個逐漸量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對于每個層次工作有深入了解并能夠理解公司戰略的人員協同完成,形成完整的BSC考評體系,這項工作一般分三個步驟完成。
步驟1:分別需要熟悉公司級戰略以及公司財務、客戶、流程及員工學習和成長的人員進行從戰略到公司級的指標分解。
步驟2:分別需要熟悉事業部門戰略以及事業部門財務、客戶、流程及員工學習和成長的人員進行從戰略到事業部級的指標分解,并承接公司相關指標。
步驟3:分別需要熟悉下屬部門戰略以及下屬部門財務、客戶、流程及員工學習和成長的人員進行從下屬部門戰略到下屬部門以及部門內所有崗位的指標分解,并承接事業部級的相關指標。
N條規則:建立BSC考評體系的指標選取規則
(1) 指標體系整體選取規則:根據Kaplan以及Best Practices公司在1998年所做的一項32家成功導入BSC的組織的獨立研究,給出了以下體系指標選取規則:
● 平衡計分卡上應有80%左右的指標是非財務性指標;
● 公司級組織中的平衡計分卡指標數量應該在20——25個;
● 公司級組織中典型的指標分解如下:
財務類:5個(22%)
客戶類:5個(22%)
內部流程類:8——10個(34%)
學習與成長類:5個(22%)
(2)指標體系層級分解選取規則:根據筆者經驗觀察,在一個“公司-事業部門-下屬部門-工作崗位”組織形態下的BSC指標分解,各個層級的指標數量以以下所列數量為宜:
● 公司指標在20個左右;
● 事業部及下屬部門指標在12個左右;
● 每個工作崗位考核指標在5——7個。
BSC方法改進
1.安全維度的定義
現代企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認識到企業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企業已經將安全發展納入到了企業發展戰略中。例如,中國五礦集團從戰略的高度要求公司上下充分認識到,企業安全生產是集團公司戰略轉型的基本需要和保障。能否正確處理生產與安全的關系,能否堅持安全第一的理念,能否轉變經營觀念,是企業發展的前提。集團提倡節約發展,可持續發展,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作為承接企業戰略的BSC分析方法,除上述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員工學習與發展四個維度外,安全維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
因此,改進的BSC定義可以用1523N描述,其中的“5”就是增加了安全維度后的五個維度,其完整定義如下:
財務:總體的財務指標,體現企業總體財務狀況。主要包括收入增長指標如銷售額、利潤額,成本減少或生產率提高指標,資本利用率指標等。在制定財務指標時,主要考慮的一個前提背景是“股東如何看待我們”。
客戶:總體的客戶指標,體現企業對外界變化的反應。主要包括市場份額、客戶保留度、客戶滿意度、客戶貢獻值等。在制定客戶指標時,主要考慮的前提是“客戶如何看待我們”。
內部業務流程:總體的企業內部效率指標,體現企業內部過程效率。主要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指標、企業創新能力指標、企業服務指標等。在制定內部業務流程指標時,主要考慮的前提是“我們是否做得夠好”。
員工學習與成長:總體的員工成長指標,體現企業持續發展能力。主要包括員工能力指標(如員工滿意度、員工工作效率、員工培訓滿意度等)、企業信息能力指標、激勵指標等。在制定員工學習與成長指標時,主要考慮的前提是“我們是否在持續進步”。
安全:總體安全指標體現企業可以正常運轉的自我保護程度。主要包括人員安全、設備安全、物資安全、信息安全等。在制定安全指標時,主要考慮的前提是“企業如何自我保護,保證可持續發展”。
2.安全維度內容
傳統BSC的四個維度,解決的分別是財務角度,客戶角度,企業內部業務角度,員工成長角度的指標,從承接公司戰略的角度來看,四個維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關聯、互相支撐的,而安全維度對于這四個維度都有支撐作用。
例如,影響員工健康或者生命的安全事故,對于財務、員工學習與成長都有比較大的影響;而客戶信息安全,則是直接影響客戶維度的指標。安全維度的所有指標,是從企業(員工、客戶)自我保護的角度出發識別形成,對企業的正常運轉和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關于安全維度的框架,根據企業實踐,筆者建議企業按照以下框架進一步分解:
在每個安全管理對象上,根據企業具體業務以及安全戰略,設置安全維度的指標。以下對于每個安全域給出初步指標,供企業制定指標時參考:
員工安全指標:
● 員工政治背景、技能等指標
● 員工人身安全保證指標
● 員工身心健康保證指標
● ……
用戶識別:
● 辦公場所出入用戶識別指標,包括敏感區域用戶識別指標
● 系統用戶授權、認證與用戶識別指標
● ……
辦公場所環境設施指標:
● 物理環境安全指標
● 電源供應安全指標
● 資產安全指標
● 辦公場所監控指標
● 辦公場所訪問安全指標
● ……
產品、終端設備指標:
● 產品終端設備資產安全指標
● 產品終端設備電源安全指標
● 產品終端設備訪問安全指標
● ……
用戶數據和信息指標:
● 用戶數據內容安全指標,包括訪問安全、共享安全等
● 用戶數據安全期限
● 用戶數據加密指標
● ……
其他數據指標:
● 內部數據內容安全指標
● 內部數據安全期限
● 內部數據訪問安全
● ……
技術層指標:
● 企業IT部門對于企業內外網絡安全措施指標
3.安全維度對傳統BSC指標體系建立的影響
安全維度的增加,即1423N成為1523N,戰略、方法以及步驟仍沿用傳統BSC方法,但流動的數據增加后,指標的選取規則也有所變化。下面列出指標選取規則中不變與變化的部分:
● 平衡計分卡上應有80%左右的指標是非財務性指標;(不變)
● 公司級組織中的平衡計分卡指標數量應該在20——25個;(不變)
● 公司級組織中典型的指標分解如下:(變化)
財務類:5個(20%)
客戶類:5個(20%)
內部流程類:5——8個(30%)
學習與成長類:3——5個(15%)
安全維度:3——5個(15%)
另外,安全維度的增加,對于指標體系的評估方法無原則性影響,但安全維度指標評估本身更加復雜和難以量化,需要企業管理層對采用的指標進行深度研究,制定有效的評估手段,將安全指標真正落到實處,成為企業員工自覺遵守和考核評估的基本條例。
改進的BSC方法適應現代企業需要,尤其是將信息安全也納入到整體的安全維度進行統一管理,這是對傳統BSC方法的一種有效完善。
更多信息請見hr361人力資源管理網培訓頻道:https://peixun.hr361.cn/
“理念+技能+工具”三位一體薪酬設計/績效考核解決方案,培訓的費用,咨詢的收益!
薪酬設計實戰訓練營:2015年3月26-27日
績效考核實戰訓練營:2015年3月28-29日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訓練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