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互聯網讓企業內外信息流通的速度越來越快,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當一個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機會和成本都越來越小。
與其非得要花精力治愈自己的某些“頑疾”,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現代很多經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腦+導師”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
“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專長,非常非常強直至才干;
“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
“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
4
——————
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于才情”——你有些小優勢,但是由于與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沒有人愿意和你合作。
而應對這種情況,與應對疾病的策略一樣:先讓自己別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態度、誠信、合作能力、基本的綜合能力;然后和自己的“慢性病”和平共處,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賦與技能不足,專注發揮自己的優勢去。
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丘吉爾、羅斯福與林肯,都是著名的終生抑郁癥患者。林肯的抑郁癥甚至嚴重到在婚禮上臨時發作,落跑而無法正常結婚。但即使是抑郁癥發病的間隙,也足夠讓林肯發起南北戰爭、丘吉爾與羅斯福打贏二戰。
喬布斯是個扭曲現實、怪癖、不近人情和挑剔苛刻的家伙。
周星馳是個出了名的壞脾氣和反復無常的人。
馬云則以“忽悠”和“出爾反爾”著稱。
對于企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有長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彌補。對于他們自己,他們則始終關注自己的優勢——
這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林肯、堅強的羅斯福、永不妥協的丘吉爾、追求完美的喬布斯、搞笑的周星馳和幫助了千萬個生意人的馬云。把出色的一面發揮出來,就已經足夠。
5
——————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長板選手是物理學家霍金。
霍金 1942 年出生在英國劍橋,在 21 歲最自由的年齡患上肌肉萎縮癥,一輩子被禁錮在輪椅上。43 歲動的穿氣管手術讓他從此完全失去說話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通過敲擊一個按鍵,合成人工語音演講、寫作、一個一個字母的敲出《時間簡史》。
他被認為是在世的最偉大科學家。普通人也許難以理解他物理學中的高度。但是從生涯來看,霍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天才的大腦和三根手指,其他的每一個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即使聚焦這樣的資源,也能撐起來一個偉大的生命。
6
——————
盤點 2015 ,發現很多人確實死于木桶原理,一味強調補短,導致自己一事無成;最后幾個月經過一段時間放空,才發現:
其實在碎片化的今天,眾包、眾籌、分包及互聯網思維下可以抓住機遇才是最重要的,用自己的長板,一點突破,這樣往往會發現新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