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學習的七大原則和七大方法
國學學習的方法
儒家提出來的學習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九州書院總結的國學學習的七大原則
• 一、知行合一 1.破萬卷書(知)、行萬里路(行) (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要接近群眾,不要脫離群眾,商業上的市場調查及分析)
• 什么叫長見識?
• 2.篤行,踐行。(毛澤東:從行動(群眾)中來,到行動(群眾)中去,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大討論。
• 二、以悟見道,.心靜,結合經驗,結合實踐,舉一反三。
• 三、體驗。通過環境的引導,由外向內的引導內心的改變,國學名勝景點,六藝,藝術,茶文化,書法,繪畫,古琴等。孔子: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 四、與高人共語:名師,英雄,方外之士。
• 五、明辨:辯證法的思維,不走極端,中庸之道,諸法無我。
• 六、博學:才能融會貫通。君子不器。
• 七、原典:讀誦原典。什么叫經典?
國學學習的七大方法(七字真訣)
• 讀:誦讀出真知,天人合一。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 習:學而時習之。溫習,反復實踐。
• 問: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 省:吾日三省乎吾身。
• 辯: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聚志同道合之友,討論,溝通,辯論出真知。
• 行:運用。螺旋式上升。
• 愛:布施,以大愛行于天下者,方得福慧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