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轉型”這個新潮的詞匯而言,中國的80后、90后感同身受,在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和中國改革開放后,大量的科技跨國公司紛紛涌入中國。當時,PC、臺式機品牌(例如:Dell、HP、NVIDIA、Intel)逐漸被大眾熟知,于是乎,電子商務也開始發展起來,京東、淘寶、蘇寧、國美的興起是的傳統的超市逐漸走向衰敗,最后向電商和線上支付“妥協”,有的傳統超市為了存活下來選擇和線上支付合作,逐漸形成全球型集團,這就是沃爾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傳統的企業在互聯網急速發展的今天正逐漸進行整合,根據向社區、同行業共享客戶的能力,圍繞客戶需求形成多個市場,并利用大數據進行客戶規模分析,重新定義企業的成本結構,為客戶提供智能、便捷的客戶體驗,形成以規模大、高粘性、雙贏的平臺商業模式。
那么,怎樣可以把互聯網和金融行業有機結合呢?劉華鵬老師講到:金融互聯網化體現在第三方支付產業鏈的完善;銀行外信用體系:P2P;企業金融到產業金融的過度;供應鏈金融。在產品、服務、市場中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提高效益及核心功能區的運營效率,對企業的業務或模式進行調整、重組、擴展企業規模。
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通過選擇針對性服務于產品體驗提升用戶忠誠度,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提升客戶體驗。利用多渠道的優勢,聚合商家推出聯合品牌,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戶聯系能力和粘性,形成共贏發展模式。
在金融互聯網化的同時,金融企業也需要做出循環經濟的支持。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促進二手經濟提供了平臺技術服務。在國內,阿里旗下的閑魚APP,成了大多數用戶進行二手產品交易的平臺。而在美國,2019年6月28日,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Real Real”上市,上市首日股價上漲44.5%。有專家表示,隨著閑魚用戶量和市場份額的提高,不排除拆分單獨上市的可能。
劉華鵬新,媒體智能營銷專家,北京中科匯聯(人工智能、股票代碼835529)合伙人、董事,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工程管理學士、電子政務碩士、企業管理博士,2018年度CCTV海峽春晚“中國十佳互聯網講師”,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總裁班特邀講師。出版“互聯網+營銷”領域暢銷書6本,培訓600多家企業10萬余人,成功輔導50余家企業實現營銷業績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