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帝都派:領袖群倫
2013 年,天使匯在北京成立,拉開了中國股權眾籌市場的序幕,也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股權眾籌時代。作為中國股權眾籌的發源地,北京既是全國經濟、政治中心,又是創業風起云涌的地方。
在北京,股權眾籌可謂風生水起。作為帝都,其一直保持著“高大上” 的姿態。坐落皇城天子腳下,擁有其他城市無法獲得的政策扶持與保護,并附生在創業氛圍極佳的大環境中, 股權眾籌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在這樣有利的環境中,股權眾籌也不負眾望,保持著居高臨下的帝都氣派,成為行業中弟子最多的門派,如京東股權眾籌、螞蟻達客、天使匯、36Kr、人人投、創投圈、原始會、天使街、V2ipo創客、股權易、易籌等近50 家股權眾籌平臺,羨煞旁人。
在資質與潛力方面,帝都派的“弟子”也是其他門派可遇不可求的。在今年一月份,中國證券業協會首批9 家股權眾籌認證名單中,北京坐擁四個席位,分別是天使匯、原始會、天使街、人人投。
另外,在近期率先獲得公募股權眾籌試點資質的三家平臺分別為,京東金融的“東家”、平安集團旗下的深圳前海普惠眾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螞蟻金服的“螞蟻達客”。 而北京又獨占2個席位。
“北京是創業最發達的城市,而股權眾籌借勢崛起,幾乎囊括了全國資質較好的股權眾籌平臺,在政策、項目和大環境上擁有較多的優勢。”京東股權眾籌負責人金鱗說。
據記者了解,股權眾籌在北京有專門的“集聚地”——中關村(000931,股吧),并且成立了國內第一家股權眾籌行業組織, 它就是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透露,為積極響應政府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的號召,中關村將積極踐行先行先試,大膽創新,打造全球股權眾籌中心。
2、創都派:獨具一格
說到創業之都,那深圳可不遑多讓,作為中國新興的大都市,“創新” 幾乎成為了深圳的代名詞,充斥在各行各業中。深圳是中國互聯網金融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匯聚了全國超過1/3的風投機構,也是股權眾籌最適宜生長的“創客之都”。
當其他城市的股權眾籌平臺都在按部就班的“照搬”國外模式的同時, 而由大家投創立的限合伙模式、眾投邦踐行的聯姻新三板模式都在行業里刮起了“颶風”。
其實,從互聯網的角度來說,特別是股權眾籌領域,深圳已經超越了上海成為繼北京之后的第二大新金融城市,而股權眾籌平臺數量也大有超北京之勢。在年初的的中國證券業協會首批9 家股權眾籌認證名單中,深圳也占據了四個席位,分別是開心投、云籌、眾投邦和投行圈。
在業內知名的股權眾籌也層出不窮,如大家投、開心投、前海眾籌、眾投邦、創業易、投行圈、天使客、云籌網、愛合投、黑馬島……
“深圳是國內股權眾籌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擁有較好的創業、投資、互聯網的復合能力,相對于其它城市而言,深圳創新氛圍濃、創業意識強,比較務實肯干,在眾籌中都比較強調項目的質量,真正服務于把錢投到項目上。”云籌總經理謝宏中表示。
眾所周知,深圳是創新的前沿, 是“看著紅燈繞著走”的城市,對于股權眾籌的風險點和底線,其也創新出了多樣化的運營模式,為行業添彩。
在政府方面,其率先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探索股權眾籌最切實際的運營模式;同時,還成立了股權眾籌聯盟,首創了行業自律的模范。特別是在運營模式方面,深圳為股權眾籌創新貢獻了不少的典范,如大家投的草根股權眾籌模式、云籌推出的與P2P 合作模式、小牛錢罐子的房產眾籌模式、眾投邦踐行的聯姻新三板模式、眾眾投的實體店股權眾籌模式等。
3、魔都派:知恥后勇
當北京和深圳股權眾籌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作為魔都的上海竟然還“閉關鎖國”,似乎還沾沾自喜的沉浸在“全國金融中心”榮耀的虛名當中。相比全國的超一線城市北、深,上海股權眾籌已經被遠遠拋在了后面, 讓人唏噓不已。
從數量上來看,上海只有10 數家股權眾籌平臺,如籌道眾籌、愛創業、路演吧、企e 融、同籌薈、百籌網等, 而且今年增加速度較快,而截止2014 年年底,上海股權眾籌平臺只有5 家。
另外,在年初的中國證券業協會首批9 家股權眾籌認證名單中,相比北京和深圳各占四席,上海只有“可憐”的一家,就連與北京、深圳評分秋色的資格都沒有。而首批獲得公募股權眾籌試點資質竟然毫無上海股權眾籌平臺的身影。
在資質上,上海更是毫無競爭力可言,就拿發展規模最大籌道眾籌來說,其業務規模僅僅只占到行業的1% 左右,而京東股權眾籌、天使匯、原始會卻占到了行業的90%,差距明顯。
而業內人士按照模式、融資金額、數量、人數等維度將股權眾籌行業分為了三個梯隊的排名中,相比北京、深圳等城市浩浩蕩蕩的隊伍,上海只有籌道眾籌、路演吧和愛創業進入了名單。
不過,知恥而后勇,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發達的經濟和龐大的創業人群是股權眾籌發展的基礎。也許是李克強總理大力提倡股權眾籌試點的原因、亦或許是上海的自我反省,最近上海在針對股權眾籌方面也做出了相當的努力。
首先,相關政府領導將在上海發展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同時上股交承接股權眾籌平臺組建和服務工作,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提供相當的資金和政策扶持。
盡管上海股權眾籌起步落后于人,但其也被業內人士稱為:剛睡醒的猛獅,奮起直追。
4、狂都派:后起之秀
盡管北、上、深的股權眾籌都是全國的行業的風向標,然而,作為互聯網崛起的“后花園”——杭州,北臨魔都,南接深圳,在夾縫中尋求生存。阿里巴巴的誕生,讓這座人間天堂的城市收獲了一絲現代“創業”的氣息,一戰成名的杭城自此“狂人”輩出, 在股權眾籌領域也大有“長江后浪推前浪”之勢。
經過這幾年的披荊斬棘,迅速成為繼北上深之后的“新秀”,聚米金融、聚募眾籌、5SIN 眾籌、銀杏果、資本匯、浙里融等10 余家股權眾籌平臺隨之崛起。
在股權眾籌領域,盡管杭州是后起之秀,但是由于創業者的“狂人”特性,狂都派的股權眾籌平臺無論是在募資規模、項目的發起、自我創新能力等方面都絲毫不亞于其他任何一派。如聚募眾籌,截至目前,總上線項目142 個,融資金額9447 萬,認證投資人達10930 個,這對于2014 年8 月才上線的平臺來說,發展速度絕不亞于北上深任何一家股權眾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