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4月26日,易觀智庫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持續攀升,已突破150億元,訂單規模達到3.7億單。易觀智庫預測,未來餐飲外賣將是萬億以上規模的市場。在互聯網巨頭紛紛涌入互聯網外賣市場之時,餓了么、美團外賣、淘點點、百度外賣四家就占據近80%的市場份額,其中餓了么在市場份額以及細分市場方面均居行業第一。
外賣市場將達萬億規模
國家統計局2014年經濟數據顯示,餐飲收入額為27860億元,同比增長9.7%,按照國外餐飲外賣占餐飲收入30%的比重計算,未來餐飲外賣市場將是萬億以上規模。
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在資本的推動下,也呈現爆發式的增長。2014年第四季度,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增長了56.2%,達到60.2億元,訂單規模增長了140.9%,達到1.9億單。
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5.27億,手機使用率達83.4%,手機作為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得到鞏固。
易觀智庫認為,團購完成了對餐飲市場中用戶和商家的互聯教育,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餐飲外賣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助推力,未來O2O行業會出現一個類淘寶-天貓的大一統的在線外賣訂餐平臺。
四大平臺占據近80%份額
報告預測,2014年資本市場活動頻繁,互聯網巨頭紛紛涌入餐飲外賣市場,外賣平臺競爭升級,但2015年的行業的格局將基本維持穩定。
易觀智庫預測,在2015年,餓了么和美團外賣憑借較高的創新性和市場執行能力,繼續領跑第一陣營;淘點點和百度外賣執行力高但創新性不足,歸屬第二陣營;以到家美食會為代表幾家平臺則因執行力稍弱歸屬第三陣營。
易觀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訂單份額方面,餓了么以30.58%位居外賣行業第一,排名第二至第四的分別為美團外賣(27.61%),淘點點(11.20%),百度外賣(8.55%),四家占到整個外賣市場規模的近80%。
在移動端方面,報告指出,2014年11月到2015年2月餓了么APP月均活躍用戶達到690萬人,領先第二名美團外賣100萬人。淘點點和百度外賣則差距較大,分別為103萬人、39萬人。
在餐飲外賣細分市場方面,餓了么分別以35.6%、28.8%、18.5%的市場份額全面領跑校園、白領、家庭三大市場。在白領和校園市場中,餓了么和美團雙巨頭優勢明顯,占據了半數以上份額。但在家庭市場中,餓了么、美團外賣、淘點點和百度外賣份額差距并不大,四家總計也只占據了64.2%的市場,也說明該市場可挖掘空間巨大。
外賣平臺從擴張進入調整期
報告顯示,雖然美團外賣、淘點點、百度外賣在2013年底起才陸續上線,但憑借所依托平臺的強大優勢,發展十分迅速。
百度外賣成立最晚,2014年5月才上線,但主打高端白領市場,迅速擴張到全國84個大中城市。隸屬于淘寶的淘點點也已擴張到20個城市。
美團外賣依托目前國內最大的團購網站美團帶來的巨大流量,經過一年多的擴張,急速覆蓋全國250多個城市。美團外賣目前的主要用戶群體為高校學生和白領群體,提供外賣品類覆蓋中、西式快餐,日韓料理和糕點飲品。
但美團網快速發展留下了物流短板,為此美團外賣開始采用第三方加盟的方式強化物流建設。同時,美團網已是業務繁多的平臺,和專注外賣的餓了么相比,美團在外賣方面能有多少持續投入,尚存在疑問。這也在它和餓了么的角力中留下巨大懸念。
在巨頭的競爭壓力之下,餓了么在高市場占有率基礎上,保持了高增長:百度指數顯示,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間,餓了么相關搜索指數增長率為350%。
餓了么目前覆蓋全國260多個城市,用戶數量2000萬,加盟餐廳近20萬家。峰值訂單200萬,來自移動端的訂單量超過75%。易觀智庫在報告中分析認為,餓了么引入大眾點評、京東、騰訊等合作伙伴,從戰略合作線上引流,布局低中高市場,通過建立自有物流體系、解決商戶信息化難題、推出“外賣保”保障食品安全等方式,正在逐步突破外賣市場瓶頸,提升餐飲外賣的服務體驗。
報告同時分析認為,網絡外賣平臺正從平臺初期的戰略拓展進入戰略調整期,餓了么由低端市場向中高端餐飲發展,并將業務線延伸到了外賣物流、B2B等相關領域;美團采取緊跟策略,試圖增加物流環節;百度外賣由專攻白領市場向其他市場拓展;主打高端餐飲的到家美食會則下沉爭取更多訂單量。全面布局低中高市場,提供滿足不同層次用戶需求的差異化服務,建立類淘寶—天貓的產業層級擴展戰略將是互聯網餐飲平臺未來的發展趨勢。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