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明義,創新來自公司原創性文化,來自員工的原創性思考。如果所有員工思考方式趨同,墨守成規,企業必定停滯不前。為打破慣性,有效驅動創新和變革,領導者需要在組織中培育原創性思考能力,需要建立不服從的文化。
首先,領導者必須給予員工足夠的機會,激勵他們不斷提出新想法,讓不同部門和層級的員工都更深入地思考問題;同樣重要的是安排合適的人來評估這些創新想法,這項工作需要的不是民主而是客觀判斷,因為有些想法顯然更有意義;
最后,為持續生成和甄選創新理念,組織必須在維護文化統一性和鼓勵創造性異見之間找到平衡。
創新思維大爆發。很多人認為,少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但實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多做事情實際上會提高你的原創性,因為工作量越大,找到創新方法的可能性也越大。很多領域的創造性活動都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即便最偉大的創新者,在做最具原創性工作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平庸的想法。
像競爭對手一樣思考。企業之所以止步不前,常常是因為面對競爭采取守勢。管理者要讓員工提出新想法,要求員工采取進攻心態。
面向個體征集想法。相比聚在一起頭腦風暴,人們在獨立空間中工作時更具創造性。在集體討論中,很多最好的想法都不會得到分享。少數人主導討論,一些人為避免出丑而保持沉默,從眾心理會完全占上風。
培養敏銳鑒別力。激發和收集大量創意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找出最佳建議和解決方案。那么,領導者怎樣才能排除糟糕的方案,采納真正的好創意?
營造競爭氛圍。為遴選好創意,領導者可以組織競賽,讓員工通過意見箱或在現場提交創意。如果創新比賽設計合理,你就能得到一大批初始創意,且這些創意能夠集中在幾個主要議題上,范圍不會太廣。
參與者花費大量時間準備方案,因此可能產生高質量創意;同時創新方案通常在規定好的時間內一次性完成,不會反復占用員工精力。
經過全面評估,平庸創意將被排除掉。評估工作通常由一組各領域專家和創新者進行,他們根據新穎性和實用性評價創新方案,并提出改進建議。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評委,創新比賽不僅能撬動大眾的創意,更能提升大眾的智慧。提出和評估創意的人也能從他人的成功和失敗中學到東西。
長此以往,組織文化將發生轉變,讓員工更自信地貢獻觀點,并對什么是“質量”有更深的體會。成功的創新者得到認可和獎勵,這激勵所有人參與進來。因此,管理者可以先征集創意,如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某項市場策略,然后引入嚴格的評估反饋流程。有潛力的方案可以進入下一輪,而最終優勝方案能進入實施階段,并得到相應的人力物力資源。
管理者可以獎勵提出建議的員工,即便他們的建議沒有被采納;管理者還可以分享自己不靠譜的想法。如果組織對錯誤想法沒有一定寬容度,服從文化便會抬頭。
總而言之,若想在組織內激發高質量的原創性思考,關鍵是要讓更多人說話。當然,如果一開始遇到挫折,你就會知道你設定的目標其實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