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把6S管理養成一種習慣,那么對于企業實施6S管理就會取得更好的成就。我們都知道熟能生巧,只要我們堅持每天6S管理的習慣,企業實施6S管理將會得心應手。只有養成一種習慣,我們實施6S管理更加節省時間,這樣子才能起到永久有效的作用。
6S管理起源于日本,這種管理模式主要是從豐田模式中總結出來。指在
生產現場對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等
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的一種現場管理辦法。它對規范現場管理,提高
生產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被很多企業特別是制造加工業所借鑒。在6S管理管理過程中,我們看到,經過統一規范整理后,各類辦公用品擺放有序,拿放自如,給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覺,不僅優化了辦公環境,也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經歷過一個中央大型軍工單位,經過6S管理活動后,整個單位環境得到徹底的改觀,得到了中央部委、國資委等上級部門、領導的高度贊揚。即使活動過后一年多了,偌大的
生產車間,依然寬敞明亮,就連機關職能部門也如活動開始時的那樣干凈整潔。原來,經過該單位領導帶頭作為、全員的積極參與,大家都已經潛移默化養成了一種工作習慣,一種自然的行為。然而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現象是,部分單位發生過“一緊、二松、三垮臺、四重來”的現象,搞得風風火火,花大量的
人力、物力、財力對
生產環境進行整理改進,活動一過,場面又復原到了原來的臟亂狀態。所以說,他們只是為 6S管理而6S,僅僅停留在活動形式的層面,沒有形成一種習慣和自然的行為,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實施6S管理也是一種能力體現。怎么才能形成一種習慣?這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無外乎就是重復一個標準的行為,然后實施起來,卻沒有那么簡單。一個人執行做一次動作不難,難的就是他每次都能自覺地重復這個標準,按照這個標準行動。這就要學我們走路,總是左腳往前,右腳往后,兩條胳臂跟著擺動,保持身體的均衡,不會跌倒在地上。
為了這種習慣的早日養成,我們就需要從制度上進行規范。什么都有了規范和標準,大家照規程干工作,工作效率就高了;其次就是培養員工的素養,開展好各類
培訓,做好自我教育,增強員工學習的能力,挖掘自身價值,讓大家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和主人翁精神,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同時,打造一個良好的企業氛圍也同等重要,加強人—環境這一關系的配合性,培養員工良好的
團隊精神,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認同感,形成“上下同欲者,勝”的合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