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社區而言,多做就是多了解用戶,維護好核心用戶。多思考就是在日常之中使用一些互聯網產品的同時,把一些優秀的運營方法借鑒到自己的產品。多總結就是不忘數據分析,在數據中前行。
一、社區現在真的已經out了嗎?
如今似乎大家都比較關注微信運營,社區運營在很多人眼中感覺是一個過氣的產品,他們認為以前社區做的事,如今建立幾個微信群就能完成,而且時效性和目標性看似更明確。
移動端突飛猛進的發展讓本來在PC端站穩腳跟的社區論壇看似無法接招,因此,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社區真的過氣了嗎?
相信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當年很多啟蒙知識都是從互聯網的社區論壇開始,從最早的BT社區,慢慢轉移到天涯、豆瓣、再到如今的知乎。其實在某些特定領域或者垂直領域,社區一直很堅挺的存在著,比如熟悉的知乎就是問答社區的典范,而豆瓣、滬江網等則是垂直領域社區的代表。
可以這么說,某些垂直領域社區的價值要遠遠大于微信。社區相對微博與微信而言,最大的一個優勢是給那些目標用戶群一個可以有選擇的討論的地方,每個用戶在社區里面,可以看見不同的話題,并針對某個話題發表見解,其他的用戶還能對這個見解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些優勢很難通過微博微信來實現,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的內容更多是篩選過的,微信群每天幾百條的消息很難進行分類選擇。這個時候,社區就是一個很好的存在,提供了一個平臺。
本人之前運營過兩個社區論壇,一個是財經考證類的在線教育社區,另一個則是網貸之家。雖然是兩個不同類型的社區,用戶屬性也不一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社區運營的關鍵還是兩大方向,內容運營和用戶運營。
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大家聊一下對于這兩大方向自己的理解。
二、社區內容運營
首先,最重要的是確定目標群體,這樣社區的內容便定下基調,就好比之前財經考證類的社區。
當時我們的目標群體有三類:
金融機構從業人員
在職非金融機構人員
金融大學應屆畢業生
針對這三類人,我們會有不同的內容產出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時候社區編輯要做的工作:尋找優質的內容貼,并善加利用,利用置頂、推薦至首頁或頻道頁、加精華、標紅等各種方法,將帖子推廣到離用戶最近的地方。除了發現或者原創好的內容貼外,還可以運用各種手法整合包裝優質內容,比如每個月財經類專題策劃,財經小知識講解等。
內容運營的最終目標:讓社區的用戶自己能夠寫,這樣才會聚攏更多的人來看,才能使整個社區達到良性發展的目的。
三、社區用戶運營
說完內容,來說說用戶,其實在內容運營階段,用戶運營已經混合其中。
拿網貸之家舉例,作為一家網貸行業的門戶資訊類的網站,目標群體很明確是投資p2p的人,那運營網貸之家的社區用戶,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提高這些投資用戶注冊量,如何保持這些投資用戶活躍度。相對而言,一個行業的門戶類社區的用戶量會比較大,這類用戶往往被廣告或者口碑帶入社區,一般會先在社區逛逛。這個階段留下了一部分人,留下的人中又有部分人注冊了社區。在這部分人中,有的可能是發現你的社區氛圍不錯,有廣告價值;有的人發現這個社區的文章很有價值,引起了共鳴,必須要討論一下,所以注冊,進入發帖階段了,用戶在發帖一段時間后會有疲態,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營人員了,可以偽裝個馬甲去和會員線上互動。過了一段時間,經常頂貼的人又按捺不住想自己發帖當主角。所以就直接原創帖子了,讓別人頂我的貼,于是,一枚優質用戶誕生了。
金融類社區運營的關鍵詞無非是:PV/UV的比值、帖量與在線用戶數、版塊定位等。概括而言,就是定位精準的有價值流量。點融之前在運營社區下了很多功夫,這對于我現在的運營有了至關重要的幫助。良好的品牌背書,積累了大量優質活躍用戶,那接下來我的工作重頭戲便是運營這些核心用戶,讓這些核心用戶產出優質的內容,進而帶動整個社區。
關于社區用戶運營,有句名言“社區活躍用戶最多占10%,而另外的90%不需要社交關系的沉默用戶,只是把社區當做即時媒體和工具。”
社區之中的大部分網友,并不是每天都想發帖,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為了尋找一些信息,或者詢問一個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而來,也可能是為了圍觀一件事而來。所以帶動那些核心活躍用戶,進而影響剩下的90%的用戶,才會讓整個社區真正火起來。
如今網站的每日簽到功能回到社區版塊,這對于用戶瀏覽社區方便了很多,目前我們社區有一個重頭戲—積分商城,馬上就要上線了,目的是讓社區的用戶在論壇獲得的點融幣能夠真正用來消費,無疑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個項目,消費金融真真切切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