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中國夢”是我們共同的話題。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在今年三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演講,激發起人們實現夢想的無限期待,在國人心中引發了強烈共鳴。
這個撥動大家心弦的中國夢,引發大家強烈共鳴的三個“共同享有”,同樣的,也適用于企業。企業的發展,也必然要注入這種理念。
當下很多企業,尤其是制造業,都在憂心“用工荒”,實際上是不是真正發生了“用工荒”?毋庸置疑,中國的人口紅利的確在逐步地消失,但不是在今天。我們看看公務員招考時的報名人數,我們看看人才市場上人潮涌動的情景,馬上便可以得出“用工荒”在當下就是“偽命題”的結論。一方面,大量的人在找工作;一方面,卻又有大量的企業為“招工難”而憂心。問題出在哪?原因當然很多,但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點,在我認為,很多企業并沒有擺正人在企業的位置。
事實上,“利潤”確實關乎企業的存在和未來的發展,也由此致使相當多企業將利潤的實現擺在絕對核心位置上,而在不經意之間忽略了創造利潤的“人”這個因素,這導致相當部分員工與企業產生了隔閡,老板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中間橫亙著鴻溝的兩個對立群體:在老板看來,員工就是“打工仔”,我是花錢雇你,你必然要無私付出,為企業創造價值;在員工看來,我就是為老板打工的,你老板賺再多的錢,跟我何干?干嘛要為你拼命?員工不能融入企業,對企業沒有感情,不愿意真心地付出,企業的長久利潤從何產生?可持續的基業長青之夢如何實現?
去年底,習近平主席深情闡述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一句“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抓住了“家國夢”,抓住了人心,也才這么扣人心弦,讓人心動。
而老板和員工的對立,企業要人時卻無人可招等諸多問題的產生,根源就在于很多企業沒能圓了員工的“家企夢”。現在回看一些老國企,為何一代產業工人懷著對這些國企深厚的感情?倒不是在于很多人把一輩子的心血全部傾注在了這家企業,而是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就是這家企業的“主人翁”!這個最樸素的道理,當大家醉心于追求全球最新管理模式,并熱衷于這技術、那方法的時候,反而給遺忘了!
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回答清楚:“如何讓大家而非老板一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如何讓大家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如何讓大家共同享有同企業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并且持之以恒地實踐之,那么,企業還會憂心缺工嗎?還會憂心員工與企業離心離德嗎?
具體到企業而言,我們可以把中國夢換成企業夢。企業夢,歸根到底是大家的夢,它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員工夢匯聚而成,企業能珍視員工的每一份夢想,呵護員工的每一次努力,讓更多的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那么,企業將力量磅礴,無往不勝。
文/仝博咨詢總經理 涂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