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職業化思維模式訓練;審視自我,建立積極價值信念;創造高績效
第一部分:角色認知與職業心態塑造篇
第一節:角色定位
? 我在什么崗位?
? 我的工作關系?
? 我對誰負責(向誰報告)?
? 我管理哪些人員?
? 我的同級是誰?
? 我的外部客戶是誰?
? 我的行為?
? 我的職責(有什么權利和義務)?
第二節:角色認知的維度
? 作為下屬
? 作為上司
? 作為同事
【精彩有趣訓練】
●角色認知的自我練習
●角色認知的自然人設定
第三節:企業文化認同感沉淀
? 做第一負責人,引領企業文化的發展
? 做第一宣傳人,讓所倡導理念落地生根發芽
? 做第一維護人,以身作則帶動企業文化的發展
? 做第一踐行人,讓職工享受到文化成果
第四節:職業責任感培育
? 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
? 故步自封的人沒有出路
? 成功的基石是合作
? 團隊精神的核心是責任心
? 真的“事不關己”嗎?
? 多考慮一下團隊利益
? 不斷進步,讓團隊更強大
? 替別人考慮是你的責任
第五節:責任心的五種體現方式
? 多問自己“我做得好不好”
?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 敬業愛崗,注重信譽
? 我們對誰負責
? 負規范之責
? 負全局之責
? 負結果之責
? 負時效之責
案例: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西點軍校,四種回答
第六節:職業生涯規劃成就非凡人生
? 五個WHAT認清自己
? What are you ?
? What you want?
? What can you do ?
? What can you support you ?
?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
? 職業生涯規劃的品格特征
? 進取心與責任心
? 自信心
? 自我力量感
? 自我表現認識和自我表現調節
第二部分:內修篇——20%資源的挖掘、利用規則
第一節:挖掘自我“20%”資源
? 我的影像
? 上級眼中的“我”
? 同事眼中的“我”
? 朋友眼中的“我”
? 父母眼中的“我”
? 現實的我,理想的我
? 基層管理員:20%優勢在哪里?
? 尋找不同階段自我發展20%”特質
? 培訓自我“20%”特質
? 80%非核心協作與發展
? 尋找自我發展“最佳搭檔”
案例:窮人與富人的“80/20法則”
討論:您了解他們嗎?——您周圍自我特質挖掘最成功的人
第二節:您未來方向在哪里——適合自我的“發展模式”
? 掌握外在世界發展“80/20法則”
? 尋找自我發展環境中20%重要資源
? 做“自我發展主人”
? 如何提煉“有價值且實際”創意
討論:最好的產品——留在博物館產品本身還是產品蘊含的觀念和創意?
? “最優化”發展模式——內在20%/外在20%/創意20%
? 工作發展模式中“關鍵點”挖掘
討論:您的職業與您“20%”特質匹配度
第三節:工作梳理,駕馭時間——時間價值最大化
? 時間”生物鐘”把控與優化
? 時間管控中中“80/20”原則
? 如何實現短時間、高效能
? 常規性工作于創造性工作時間分配
討論:固定化工作時間限制您發展嗎?
第四節:解決自我發展中“短板”
? 年輕的我們發展短板是什么——經驗支撐
? 團隊中中20%經驗獲取
? 自我特質磁場“暈輪效應”無限放大
討論:沒有經驗,應該如何行動?
第五節:自我發展中“之”字型路徑
? “棘輪效應”——把握自我發展前4年
? 突破“瓶頸”——分析“之”字型路徑
? 消除行動心理障礙
? 時間鏡:未來的你
討論:您的持續發展優勢在哪里?
第三部分:外效篇——工作中關鍵因素管理
第一節:基層管理后臺支撐關鍵管理
? 后臺支撐基層管理對于企業核心發展價值
? 后臺支撐對前臺服務管理的重要
? 后臺支撐核心要素分析
案例:客戶滿意度與后臺支撐關鍵點
第二節:日常關鍵事務規劃
? 日常工作梳理與計劃性
? 長期工作規劃中關鍵事務提煉
? 一天工作中“芝麻”與“西瓜”
? 時間與工作配置最優化原理
案例:服務管理員繁忙的一天
第三節:“化阻力為動力”——合理利用現有資源
? 企業能提供給我們什么?
? 條例化、規范化工作限制了自我發展嗎?
? “收支平衡”發展模式
? 自我發展與企業發展的融合
討論:什么限制了你的發展?
第四節:融合團隊,做團隊中20%——實現團隊合力最大化
? 如何找到“DNA”相近團隊
? 團隊中“20%員工”特質是什么?
? 20%團隊成員特質習得
? 個人最有特質轉化為團隊財富
? 尋找工作中“最佳搭檔”
測試:您是團隊中20%成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