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意義所在
拓展訓練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體驗式學習”
,它是利用崇山峻
嶺、翰海大川等自然條件和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水上、野外、場地
等具有挑戰性的活動,讓受訓練者在掌握一定的遇險生存技能的同
時,開發其心智、培養其團隊精神的一種體育活動方式。
拓展訓練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熔煉團隊”
。它能有效地提高人在體能、毅力、智慧、溝通、協作等
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并且可以把其升華到可能達到的頂巔;
它能夠培
養參與者具有克服困難的毅力、
健康的心理素質、
積極進取的人生態
度、
敢于挑戰自我極限的勇氣和精誠合作的團隊意識。
拓展訓練活動
更有利于參與者個人潛能的挖掘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拓展訓練活動的
目標更注重于參與者的心理素質提升
,
拓展訓練活動所采用的活動
方式更有計劃性
.
目前全國學聯實施了“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
,
其目的在于幫助
每一位大學生全面發展,
健康成才,
主要內容是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
質為著眼點,整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
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
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
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
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
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
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引
導和幫助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
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作為一種現代型學習方式和訓練方式,素
質拓展訓練通過精心創設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動,激發、調整、升
華、強化受訓者的心理、身體、品德素質和潛能,力求使受訓者達到
心態開放穩定、敢于應對挑戰、富有創新活力的狀態。素質拓展訓練
項目可以分為基本素質訓練和綜合素質訓練;
基本素質訓練主要提高
學生的自我挑戰能力,挑戰自身極限,增強團隊精神。基本素質訓練
以戶外訓練為主,
可以將目前社會拓展訓練俱樂部的一些項目移植過
來,如信任摔、電網、空中漫步、空中單杠、勝利逃亡、合作過橋、
巨人梯等等,
還可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新的項目。
基本素質訓練的時
間一般安排
3
天
-5
天,適宜設在新生進校軍訓之后進行。如果有條
件的話,增設野外和水上項目,時間一般為
3
天
-5
天。對野外和水
上項目,應該預先踩點,選擇最佳的地點和訓練內容。綜合素質訓練
主要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際間的協
調能力,
培養學生的管理和組織能力。
綜合素質訓練主要結合室內和
野外環境,
運用模擬情景和體驗性模式進行。
通過設計一些模仿管理、
領導、
協調、
溝通的實戰題目,
分組在室內群體討論,
然后野外實施,
達到培養學生的管理和組織能力的目的。
綜合素質訓練適宜安排在大
二或大三,時間安排
7
天左右。綜合訓練中,應注意培養每個人的綜
合能力,讓每個人都有當主角的機會,不要集中在某一個人身上。
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有助于推動高校素質教育體系的進一步
完善,
有益于培養學生較強的管理協調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
應能力,
這些都是課堂教學無法或不能很好完成的素質教育內容。
由
于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與課堂教學互為補充,
相得益彰,
在一些方面
又是無法替代的,
因而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實施將推動高校素質教
育體系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在素質教育形式上
的獨特性,
有助于促進素質教育規律在實踐中的充分運用,
大學生素
質拓展工作的重要特征是非強制性,學生多是從個人的興趣、愛好、
志向出發,
自覺自愿選擇參與各類素質拓展訓練項目,
可以激發學生
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意識,
也較好地調動和強化了學生求和與自律的
自覺性;
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在素質教育效益上的低成本性,
有助于
加速高校素質教育的歷史進程,
素質拓展訓練是在共青團原有工作的
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從其成本量來看無需一切從頭開始投入,
而且還
可以充分整合校內資源,
大力發掘和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素質教育,
所
以,
在目前高校素質教育受到資源限制的同時,
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
的低成本性將可以加速高校素質教育的歷史進程。
世界經濟一體化,為中國提供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在這
個激烈的競爭中,人才的競爭是核心所在。在此情況下,為了開發大
學生人力資源,
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進一步整合和深化教學渠道之
外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可以彌補現
代教育的不足和創新素質教育的模式,
真正把培養人才與素質教育結
合起來,
把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與自覺教育意識結合起來,
把人文
教育與文化教育結合起來,把課堂學習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結合起
來,使我們的素質教育在知識、結構、觀念、做法上均有一個質的飛
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