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玉成大講堂
[7]在“讀”字上下點兒功夫
“讀書下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白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多讀書、出真知”的道理。這里提出在“讀”字上下點兒功夫,即包括讀書,也包括讀社會、讀自然等。
先說讀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是前人留給后人智慧的火種。“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正如沒有船只,就不能打贏海戰一樣”(羅斯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所以,大凡有較大建樹的人才,沒有不重視讀書的。
讀書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是一種了解信息、啟迪思維、形成智慧和技能的必要勞動,要想在一定的時間里取得較大成效,就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讀書要有系統性和循序漸進。所謂系統性就是整體性和連貫性。集中力量按照知識構成的整體結構系統地讀書學習,并加以研究,才能受到好的效果。相反,只憑一時興趣,左一榔頭,西一棒子就很難有什么收獲。讀書注意系統性還指系統地了解、記憶、掌握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識,沒有對知識的掌握,就等于白讀。有系統地讀書還應該注意此知識與彼知識的聯系,此系統與彼系統的聯系,同類知識上下、深淺之間的聯系。在注意系統性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循序漸進,積少成多。從一磚一瓦、一枝一葉、一點一滴開始,砌起自己知識的金子塔,長成自己知識的大樹,匯成自己知識的大河。
二、既要精到,又要博覽。古語說得好,“聞道分先后,術業有專攻”。讀書要明確目標選準專業,以求精到。這里,系統性是精到的前提,沒有系統性就談不上精到。精到是對某一專業進行深入獨異的研究,是為了挖掘精髓,把握真知。讀書既要精到,又要博覽;既要把專業學深學透,又要注意較多地閱讀其它相關的著作。學理科的可以讀一些文史著作,學文史的也應該了解些自然科學。正確把握精到與博學的關系,對成才有著重要意義。這一點,胡適在他著的《中國哲學史》一書中,有著精辟的見解:“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專門的學問。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覽。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唯他獨尊,無人所及。他用他的專門學問作中心,次及于直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不很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毫不相干的各種學問。這樣的學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480英尺,底邊各邊長760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專門學問,從此點依此遞減,代表那旁收博覽的各種相關不相關的學問。”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規律:高精的學問必須要有廣博的各類學問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