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追求成才可使老人健康長壽。
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就是“不服老”。而追求成才就是一種不服老、心不老、生命力強的表現。 “我延年益壽唯一的秘訣就是從來不認為自己老了。”這是一位長壽老人的話。這說明了一個真理:人的生理年齡老了,而心理年齡不老,認為自己還年輕、還能有所作為,熱愛生活、熱愛事業,那么,這樣一種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對生理素質必然產生積極良好的反饋和調節作用,因為人體免疫功能主要受大腦皮層機制制約,“年輕化”的心理狀態會促使免疫功能“年輕化”,使它增強活力,從而使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鞏固和提高。所以,“年輕化”的心理狀態是保障健康長壽必不可少的手段。相信自己會長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采取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這是一劑長壽良藥。再就是要老當益壯,生活的信念始終不滅,堅信能夠老有所為。英國醫生拉瑟斯認為,“信念、自信和事業心已被證明是抵消緊張造成的不良影響,保持健康的三大要素”。法國科學家拉馬克51歲時受命改行,研究無脊椎動物,成就斐然,成為進化論的創始人。美國黑人作家杜波依斯的長篇小說《黑色的火焰》三部曲,87歲時才動筆。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100歲時完成了第二部醫學名著《千金翼方》。這些事例不勝枚舉。俄國思想家別林斯基說:“誰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讓自己的心靈冷卻、變硬、僵化,誰就是最幸福的人。”所以說,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追求到老、奉獻到老的人生,是最快樂、最美麗、最光輝的人生。由此可見,追求成才的老人由于能夠保持適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保持向上的追求,往往健康長壽。當然, 實現自我的道路有千條萬條,你可以不去競選總統,不去獻身科學,但你可以做一個成功的商人、藝人、學人。這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行為目標,追求老有所成,就會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否則,就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