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加速的年代。鐵路在加速,經濟建設在加速,工作生活同樣在加速。但速度快并不代表效率高,相反,如果一位追求速度而忽略質量,那么出現問題便不可避免,輕則“脫軌”,重則“翻車”。
企業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市場競爭的加劇、生存環境的惡化給企業帶來重壓,同時也給員工帶來重壓。為了不被淘汰,企業和員工都在不斷“加速”,我們追求利潤的增長,我們不斷調高任務指標,追加人力、物力的投入,我們的員工在無休止地工作……然而最后并沒有出現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相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企業運營效率低下,員工離職率上升,企業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前程無憂的一項調研顯示,2010年19個行業員工離職率平均為18.5%,其中傳統服務業高達24.2%。而導致員工離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工作的安全感”。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么我們的企業付出了巨大的成本,還是留不住員工,讓員工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在筆者看來,這是我們的激勵機制出了問題。我們的企業往往過于注重“硬的激勵”(即物質激勵),而忽略了“軟的激勵”。這種“軟的激勵”,便是以企業文化形式呈現的對員工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