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子”成員經過全體參與、深入研討,迅速制定出臺了簡單、明確、有效的“雙拳戰略”,而且通過高效的分工、協作,從產品、市場、交易模式、供應鏈、服務、IT支持等企業運作的方方面面進行了重組和再造,確保了戰略執行的各個環節都能明確目標,且能層層分解落地,使全球近3.5萬名員工統一意志、步調,協調一致,為聯想集團快速虧損的確起到了“杠桿效應”——某處的微小變化可以對系統整體產生顯著的或長期的、根本性變化,而組織高層團隊(“班子”)成員及其運作模式的調整,尤其對組織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聯想的實踐表明,這也是打造高效能團隊的關鍵因素之一。
解密團隊學習的機理——團體動力學
團隊作為一種基本的管理方法,現在已在各類組織中得到廣泛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顯現了它的神奇力量。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團隊都能發揮1+1>2的協同效應,反而在實踐中出現了阿吉里斯所說的“團隊中每個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62”的窘境。那么,優秀的團隊和平庸的團隊究竟有哪些區別?為什么會有這些差別?如何激發團隊智慧、打造一個優秀的團隊?
為了揭示團隊效能的差異,人們采用系統思考的原理與方法,對團隊的構成、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演進變化的動態進行了研究。這樣的學科也常被稱為“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它主要關注的是團隊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動態,是打造一支“夢之隊”的內在規律和作用機理。
事實上,按照一般性的定義,團隊是由兩個或更多的人為了完成特定工作或目標而組成的相互協同、采取集體行動的群體,所以團隊即一個系統:它由多個成員組成,而且成員之間存在著廣泛、深入而微妙的相互作用。
打造高效能團隊的“345”系統模型
按照系統思考的基本原理,結構影響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如同一棵大樹,要想碩果累累,必須枝繁葉茂;而要想枝繁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