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在名牌運營中,要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品牌戰略,中小企業可以選擇的品牌戰略如下:
(一)貼牌加工
貼牌加工就是自己生產出的產品不以自己的品牌銷售,而是賣給別人,用人家的品牌通過人家的分銷網絡銷售。根據服務對象不同,貼牌加工可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1)為同行大企業貼牌加工。中小制造企業由于經濟技術實力弱、管理和營銷方面的經驗及能力欠缺,如果一開始就獨創名牌,與強勢品牌正面碰撞,不僅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在激烈的商戰中敗下陣來,加速企業的滅亡。給同行大企業貼牌加工,雖說是“替人家做嫁衣裳”,自己只能從中獲得微薄利潤,但這不僅可以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積蓄經濟實力,而且還可以從大企業那兒學到許多先進技術、管理及營銷經驗。
給人“打工做徒弟”,并非長外之計,而是為了將來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做更大的師傅。當自己的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為同行大企業貼牌加工,另一方面開拓自己的品牌之路。隨著自身的實力不斷壯大、自有品牌在市場上競爭能力日益增強,逐漸縮小貼牌規模。當各方面的條件基本成熟時,就可以徹底擺脫大企業的控制,在市場上同它“同臺競技”。
為了防止受制于人,在中期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最好根據具體情況同時為兩家或多家大企業搞貼牌加工。
(2)為大型零售商貼牌加工。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社會的高度分工、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推動了零售商業的發展,出現了許多零售“恐龍”,如“沃爾瑪”、“家樂福”、我國的“聯華連鎖”等。它們大都有著自己的品牌或標記,在一定地區范圍甚至在全球進行連鎖經營,規模效益比較明顯,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聲譽極高。消費者在這些“恐龍”店鋪選購商品,有很高的安全感,只要商品本身符合自己需要,至于它的制造者是誰倒無關緊要。所以,大型名牌零售商的興起無異為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空間,知名度低、實力弱、經驗不足的中小企業為這些零售集團貼牌加工,可使自己的產品在激烈競爭中迅速進入市場和擴大銷售規模。
單純地為某一家零售商貼牌加工非萬全之策。因為在現代社會,任何一種商業狀態、任何一家商業企業,都很難完全覆蓋所有賣點,特別是隨著網上營銷的發展,中小企業也有可能隨時同世界上任何一家中間商或最終消費者進行交易。因此,為了不影響甚至能促進其他渠道的銷售,中小企業在為某家零售商貼牌加工的過程中,別忘了打造和提升自家品牌,最好選擇混合遞進策略:即中間商品牌附加廠家名稱和地址-雙品牌-廠家品牌附加中間商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