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轉型:平衡欲望與能力《中歐商業評論》(以下簡稱CBR):美克家居在2014年停止了OEM業務,并提出“多品牌戰略”,這對公司多品牌的整體運營能力提出較大挑戰,公司在運營模式上如何轉變來適應“多品牌戰略”的需求?
葛承康:現在美克家居旗下有A.R.T.、YVVY、Rehome等多個品牌,它們都處于上升階段,由不同的團隊在管理運營。以A.R.T.這個品牌為例,作為一個原汁原味的美國品牌,我們的策略是特許經營。特許經營這種為全球熟知的模式在中國家具和家居行業卻十分陌生,它與普通的經銷商、代理商的關系不同,對品牌的一致性和標準的要求更高。
在公司內部和經銷商之間,我一直強調“欲望”和“能力”的關系。加盟商都想賺錢,而賺錢的方式多種多樣,必須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不能因為追求速度而犧牲質量。
CBR:多品牌戰略是否會倒逼組織形態的轉型?
葛承康:為品牌而建立組織是很大的挑戰。現在美克家居旗下有眾多獨立品牌,每個品牌的價值主張、調性、面對的消費者都不同,需要我們時刻轉換頻道。你的組織如果還是原來的樣子,就無法適應現在的戰略。以A.R.T.這個品牌為例,在快速發展中保證質量,在與國外接軌的同時滿足中國顧客的個性化需求,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為品牌建立組織。
作為一個新品牌,一旦有了新的想法,還在蝸牛爬的話,別人就會拷貝、就會超越。美克美家作為主品牌已經夯實了基礎,而我們要為新品牌建設一條高速公路,讓它在軌道內高速發展。現場力就是戰斗力CBR:在國內家居行業,用直營方式管理加盟商并不是普遍做法。你如何處理A.R.T.品牌與加盟商的關系?
葛承康:在這個行業里,家居品牌的加盟商都嘗夠了不規范市場的苦果,它們想和優秀的行業領軍者攜手合作甚至是成為伙伴,從而與優秀品牌共同成長、共同面對不斷升級的中國家居消費市場的新挑戰。當然這也是我們美克家居和選擇我們的加盟商的共同愿景。
因此在加盟商的選擇上,我們使用的是一套科學的評審體系,我們看重加盟商過往的經營背景、經營年限,成功案例。標準包括一共9大項30多個小項,將評判體系的顆粒度做細。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選擇那些志同道合、不追求短期利益的伙伴。而加盟之后,公司實行的是區別化管理,因地制宜地為每個加盟商解決各自的問題,而不是用一個藥方解決所有人的問題。除此之外,公司還要傾聽全國加盟商的需求,公司成立了包括加盟商代表在內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