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第十三屆成都美食旅游節在成都拉開帷幕。這次盛會上展出的一道道精美菜品從烹飪技法、菜品特色到外觀造型都讓與會者贊嘆不已,展現了川菜美食發展的藝術高峰和川菜大師們取得的卓越成就。
期間,就有一位川菜大師深受推崇,他的作品不僅地道、美味、精致而且體現了他對川菜藝術的詮釋與創新,被出席本次盛會的著名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贊為:“川菜藝術高峰的一朵奇葩”。
一、李林大師的川菜藝術
李林大師秉承川菜的真諦,融合中國繪畫雕塑之精粹,吸納博大精深飲食文化,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將傳統的古樸與現代的時尚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川菜文化。
1、巧奪天工的涼菜設計
憑其高超的烹飪技法和獨到的飲食創新理念,在李林大師的手中,不同種類的食材完美結合,呈現的不再是食物,而是一件件精美藝術品。對此,李江濤教授感嘆道:“詩人都去寫歌詞了,而雕塑師都去做菜了。”
2、藝術與造型相結合的配菜
在其獨具匠心的設計下,精美的特色菜品,或配以別出心裁的景觀或配以裊裊水霧,自成精致,美輪美奐,讓人不忍下箸。
梁幼祥曾說過,每位大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拿手菜,并要去宣傳自己的拿手菜。美好的東西需要被分享,去給別人帶來快樂。
二、李林大師藝術載體—隨園餐廳
為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美食藝術和川菜理念,李林大師緣《隨園食單》遺韻,取清人袁枚詩畫之意,傾注心力創建隨園餐廳,經十六年精心打造成為知名品牌,并在本屆美食節上被評為“川菜典范模式”。
隨園餐廳,位于成都雙流機場附近,步入“隨園”雅韻隨處可見:亭臺水榭,長廊曲徑,庭院森深,花繁葉茂。名芳異秀,賞心悅目,令人暢懷。就餐環境也十分雅觀別致。
隨園餐廳菜品精致、地道、美味,極具特色,秉承李林大師對川菜的藝術創新,傾力川菜,菜品富有特色,其中有近二十款菜品被評為“中國名菜”。引來各方食客云集,名人大俠紛紛光顧。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曾在隨園餐廳就餐,對餐廳的雅致環境十分滿意,對餐廳的特色美食驚嘆不已,不止感嘆菜品的美味無比,更是感嘆背后蘊涵的美食哲學、李大師高超烹飪技法和中國博大的文化藝術、歷史傳統。
國務院委員楊潔篪多次光顧隨園,他說到不到隨園,不知道在機場附近還有這么一處食材精美,環境優雅的僻靜雅居,到成都不到隨園是很大的遺憾。
三、李江濤教授結緣隨園
1、結緣隨園
作為第十三屆成都旅游美食節的嘉賓李江濤教授、臺灣著名飲食大師梁友幼祥先生以及四川餐飲協會會長何濤對隨緣餐廳進行了參觀、考察。考察專家對隨園餐廳的菜品、環境和經營都給予了肯定。
在參觀、品嘗隨園的美食之后,李江濤教授也因此與隨園結緣。李江濤教授為餐廳題詞:大哉隨緣,古往今來,道佛儒藝。
考察與歡慶之余,李江濤教授對川菜發展和隨園經營問題與李林大師進行了探討交流,并從企業管理專家的角度給隨園進行了點評,并給與建議。
2、李江濤教授對于隨園餐廳經營的三點建議:
第一,指出對于餐廳經營有兩個重要的方面:創意生產和創意經營。餐廳經營要建立創意體系,做創意品牌,把餐飲業經營和商業模式結合。現在隨園餐廳做到了創意生產,菜品精美富有創意。因此,接下來需要注重創意經營,注重挖掘餐飲文化內涵,構建餐飲經營商業模式。
第二,李江濤教授提出每個大師必須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特色菜,就像到北京一定要到故宮,爬長城,吃全聚德一樣,到成都就一定要去隨園。這個建議得到了李林大師的肯定。另外,在這方面李江濤教授還給他提了其他的建議。
第三,建議餐廳上菜時,有一個儀式,增加菜的儀式感。對此,李江濤教授談到之前在南京溧陽的一次吃魚經歷。那家餐廳的上菜過程很有特色,大師每次把魚做好后,先用一個紙袋扣起來,就像封存一樣。上菜之后,大師親自把魚揭開,顧客再來吃,做法有點像獻哈達,當時給了他很深的印象。因此,建議李林大師借鑒這種方式,使上菜的過程也能體現某些儀式感。
四、對川菜的建議
李江濤最后指出對中國川菜發展大的方向提出了兩個觀點:
第一,川菜和粵菜相比,粵菜是高端菜,川菜起源于平民,取材都是老百姓日常能吃到的、見到的,只是在川菜大師和匠人的努力下慢慢從川菜發展到川菜藝術,慢慢走到了美食節的高端位置。從尋常百姓到高端川菜藝術,體現了一種低、中、高等的消費體系,能很好地融入各個階層的消費者中。所以,川菜接地氣,有發展前途。
第二,川菜的未來一定要走川菜大聯盟,川菜大論壇,川菜比賽,建立川菜博物館,形成從川菜的擴展到川菜藝術的擴展,增加川菜影響力的道路。而且川菜發源于中國唯一的世界美食之都—四川成都,這樣的有利條件會促進川菜有大的發展。
李江濤教授最后指出,張藝謀曾說過,成都市是一個男人來了不想走的地方,是因為成都的美女,被很多人提出批評。如今可以說,成都真正成為男女來了不想走的地方,因為美食。李教授更希望,隨園餐廳成為:來成都吃川菜,更要來隨園享受高端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