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學通過分工解決了流程化的問題,通過制訂戰略形成了信息流、技術鏈、經營鏈,形成結構,形成績效,形成一個文化體系。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的管理學就是把做事分成幾個步驟,分成幾個環節。戰略就是研究怎樣建立這幾個環節,怎樣從這幾個環節里去找機會。所以戰略研究產業鏈就是分析我們的機會是什么,研究價值鏈主要是分析我們的資源是什么,管理分析我們的效率是什么。“機會、資源、效率”的意思是,要想找機會在產業鏈層面找,在價值鏈層面尋找資源。現在在企業中比較流行的商業模式主要就是在價值鏈和產業鏈這兩個層面做文章。
什么叫價值鏈?比如一個生產型公司,采購、生產、銷售、服務,這其中的每個環節都叫價值鏈,專業化公司的競爭優勢就是價值鏈層面,在價值鏈的某一個環節上增加資源,增加到比別人強的程度,就形成了競爭優勢。
北京潘石屹的SOHO項目很有名氣,潘石屹的營銷也與眾不同,同樣的位置,同樣的房產,別人賣3萬他賣4萬,別人賣4萬他賣5萬。他的房子賣得貴的原因是什么?設計得好。潘石屹的公司養了120個設計師,這120個設計師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和其他房地產公司相比,同樣是拿地、設計、施工、銷售、物業這一整套價值鏈,但是他們可以在設計環節中增加資源,因此形成了競爭優勢。
所以,研究戰略思維必須研究怎樣增加競爭優勢,培養競爭優勢。競爭優勢就是資源的積累過程,核心競爭力就是指你競爭優勢大,大到別人學不了的程度。增加資源會形成競爭優勢,多個競爭優勢會形成核心競爭力。所以,核心競爭力就是優勢的積累過程,只有研究價值鏈才能研究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領導者要想把管理做好就要研究流程,優化流程才能提高效率;要想把企業經營好必須研究價值鏈,要想研究大戰略必須研究產業鏈,做產業哪幾個環節,在哪個環節創造價值。
深圳華為一開始是賣交換機的,這是在價值鏈里面的賣。后來它從賣交換機到生產交換機,就是價值鏈的延伸;它原來做交換機,現在做手機,這個是產業的轉型。產業層面、價值層面和管理層面結合起來管理就完整了。這就叫系統,這樣思考問題就是管理企業的系統思維。其實系統思維總結起來就是兩句話,一個是上中下,一個是開始、過程和結果。
因此我們說在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發展戰略是一個系統科學,需要用系統思維來分析,就是必須構建企業的戰略系統,把企業發展戰略放在時代發展的大環境去思考,同時也要放在企業內部的小環境去運作,通過這種運作形成企業發展的節奏,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
著名管理專家、商業模式設計專家李江濤教授《商業模式實戰訓練營》第十一期將于2016年8月19-21日在北京舉辦。課程內容:1、完整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方法;2、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流程及內容;3、獲得商業計劃書撰寫模板;4、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商業模式設計的要點;5、對咨詢企業商業模式案例進行剖析指導教會企業家分析商業模式的好壞;6、現場針對學員企業某個項目商業模式進行設計、演練;7、針對學員的企業問題進行一對一輔導。特訓營火熱報名中,名額有限,歡迎各位踴躍報名參加!聯系電話:13811134461(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