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戰略思維一定要研究系統,每個企業都是一個系統,每個集團都是一個系統,每個國家都是一個系統。戰略本身就是一個系統,研究戰略思維一定要研究系統,這就是系統思維。
我把戰略系統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精神系統。精神系統包括企業的遠景、使命、價值觀、目標等。與未來對應的是目標,目標有大小、長遠之分。比長遠目標更遠的,我們目前還看不見的目標叫遠景。內心所向往的遠景就是愿景。
戰略首先要解決精神系統方面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要思考到底為什么活著,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自己最想過的生活是什么樣等。企業也要考慮自身存在的價值,要發展到什么程度,能為社會做出什么貢獻等,這些就是企業的精神系統。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組織、企業,都要有一套精神管理。
比如我幫青島凱能鍋爐設備有限公司做的遠景規劃。它的目標是成為具有國際化的礦預熱爐行業的領先者。逐步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化的節能環保、節能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是它的遠景。我給它定的核心價值觀是八個字:務實、創新、合作、價值。因為它的老板做事很低調,所以它的企業文化是務實文化;因為該公司的技術很好,所以可以在此基礎上創新;公司下一步要開拓市場需要合作,和員工合作,和市場合作,和政府合作,和大學合作;最終評價企業要看企業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所以我提出了一個價值觀。
第二個部分是管理系統。我們稱之為一整套的管理系統,包括從上到下的頂層設計、組織架構等。
第三個部分是業務系統。就是企業要有一套業務組合的措施方法、核心能力、具體的業務管理、業務架構等,我們稱它為板塊管理。
所以戰略從結構上講是分三個方面,精神方面怎么管,整體怎么管,業務層面怎么管。領導者要用這樣的系統思維,研究一個大系統怎么構建,然后根據系統的大小決定戰略的管理層次。
我們可以用西方人修路的思維來分析系統思維。西方人認為修路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考慮最終要修到哪兒,也就是制定終局。最終修到哪兒,哪兒就是終局。我們把終局稱為目標。第二,在修路之前要制定一條路線,然后沿著這條路線修。第三,根據前兩點制定前期投入。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修路第一個要有目標,第二要有方案,第三要有投入,第四要有規則。什么規則?西方的高速公路有個特點,進去的時候要拿卡,出來的時候要找出口,而且還要繳費。上去的時候一定是單行道,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每小時不能低于60公里,不能高于130公里,這就是規則。目標、方案、投入、規則,這些就是修路的系統思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的戰略思維是先確定目標,然后通過確定目標體系配置資源,所以戰略思維的過程就是培養資源的過程。所以有人把企業戰略總結成三個階段:界定生存空間,培養競爭優勢,確定綜合競爭力。
西方研究戰略的方法就是用分析的方法來分析系統,分析內部環境,分析外部環境,分析信息,通過分析形成一個模型。西方把分析當成一種工具。分析外部環境就是研究外部系統,分析內部環境就是分析內部系統。系統思維要研究外部系統和內部系統。外部系統叫外部環境,內部系統主要包括流程、價值鏈、產業鏈。流程要通過管理來提升效率,價值鏈是經營資源的,產業鏈是通過戰略研究機會的。價值鏈和產業鏈在經濟學都叫路徑,就是做事的步驟、方式。比如我去一個地方,是坐飛機、坐火車還是開車或者自己走著去。
著名管理專家、商業模式設計專家李江濤教授《商業模式實戰訓練營》第十一期將于2016年8月19-21日在北京舉辦。課程內容:1、完整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方法;2、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流程及內容;3、獲得商業計劃書撰寫模板;4、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商業模式設計的要點;5、對咨詢企業商業模式案例進行剖析指導教會企業家分析商業模式的好壞;6、現場針對學員企業某個項目商業模式進行設計、演練;7、針對學員的企業問題進行一對一輔導。特訓營火熱報名中,名額有限,歡迎各位踴躍報名參加!聯系電話:13811134461(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