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二字是近年來人們說的最頻繁的詞匯,特別是2014年,它絕不是被人們有口無心地說說,無論大中小企業,都在苦苦思索追尋轉型的秘笈。本文提醒企業家們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商業模式的創新是轉型成敗的關鍵。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即GDP增長將長期保持大約7%左右,以及大量產業的產能過剩等固疾。雪上加霜的是互聯網焦慮癥--鋪天蓋地而來的BAT(百度阿里騰訊)威脅、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的喧囂,攪得傳統企業和新興產業都感覺轉型不行、不轉型更不行!出路何在?
大中小企業有不同的轉型背景壓力。大型央企國企受中央政府調控影響,不再如過去那樣無限制從銀行貸款,要失去壟斷特權與民營企業公平競爭,要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曾經國企一家獨大的產業等等。許多央企老總還沒有做好市場競爭的腦筋轉彎。廣大民企本來就由于經濟下滑而舉步維艱,中央政府的扶持政策要假以時日才能慢慢惠及,眼前的資金困難、成本高、市場萎縮卻已逼它們到了生存懸崖邊緣。這是筆者親身感受到的真實狀況,沒有危言聳聽。
如何轉型?企業家應該依照政府新產業指導的方向去轉嗎?新產業方向固然很美,但小心點兒,不少企業由于不具備該項新產業的資源積累而盲目轉型,死得很慘。那么,企業家可以東一招兒西一招兒地撞大運嗎?如今早已不是20年前“點子大王”一招兒幫企業營銷大勝的時代了!盲目去試會使企業更快的失去時間和流失寶貴地資金積累,死得更快。
談到轉型,人們不難發現它是由內因和外因構成的:內因即企業多年來積累的資源和資產;外因即中國國內和國際經濟環境、資源變化和產業趨勢變化等。事實上,一位企業家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和調配內因外因的資源變化,就能達到很好的轉型勝算。資源的調配正是筆者在過去多次強調過的商業模式的精髓。原來如此,轉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有不解之緣。
商業模式的實質是什么
盈利模式=商業模式?NO! 一個企業的盈利模式往往是指眼前的比較近期和短期內如何掙錢,產生現金流,商業模式關注如何長期掙錢。例如,人們發現一個地點出現了一家餐館很掙錢,于是也模仿到那里開餐館,往往也有每日流水進賬。這是盈利模式,但是你不能靠模仿他人來長期掙錢。
經營模式=商業模式?NO!經營模式是指一個企業做的業務,例如餐館就是進料、做飯、賣飯。誰做餐館都是這些事務,但是人家做餐館很火、你做得很冷清,為何差別這么大?這說明經營模式是表面的東西,而商業模式是深層的邏輯,深層的邏輯給你核心競爭力。
企業戰略=商業模式?NO!企業家都上過EMBA總裁班的企業戰略課,這些課程講比較寬泛比較高端的“大海航行方向路線”之類,它不特別強調很俗的現金流一類問題,而商業模式必須涉及設計現金流問題。空泛的戰略不能讓企業活下來。
總而言之,商業模式要解決企業長期深層次的掙錢邏輯,它使企業具備了核心競爭力!
著名商業模式設計專家李江濤教授《商業模式實戰訓練營》第十期報名開始啦!!課程內容:1、完整介紹商業模式理論體系和最新的研究成果;2、學習、剖析最新的商業模式案例3、輔導學員設計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4、教會學員從投融資者的角度完善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設計;5、每位學員項目分享與指導。報名咨詢:劉老師 1381113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