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員工的辛勤工作和默默奉獻。企業無人、留不住人則止。因此,企業要發展,要進步,必須把尊重員工、信任員工放在首位。
小米手機之所以能一直不斷刷新中國互聯網的成長速度,其秘訣就是“信任”! 小米手機創始人之一劉德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在創業過程中,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公司一直充斥著“信任”的企業文化。信任的關鍵詞貫穿著投資方、供應商、創業團隊三個重要的環節。與中國大多數創業公司不同,小米科技完美的團隊陣容讓投資商在不清楚創業細節時,就選擇了資本注入。在強大的資本背景支持下,小米科技推出了以真實身份、智能匹配好友、交流方式多樣化為特色的新型網絡溝通工具“米聊”,并很快推出小米手機,成為中國IT和手機兩大行業的關注焦點。
劉德笑稱,無論是自己還是其他負責人,簽每筆報銷單都是閉著眼睛簽名。他們對員工也沒有打卡要求,更沒有績效評估,完全放手讓員工自行安排工作進度。其實這就是對下屬的一種信任。
小米的信任,還體現在充分地賦予一線員工權力。比如,用戶投訴或不爽的時候,客服有權根據自己的判斷,贈送貼膜或其他小配件等。
團隊執行力與員工綜合素質,是企業戰略成敗的關鍵決定力量。一般來說,企業戰略活動中參與人數的多少和溝通范圍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戰略執行的成功與否。戰略制定者要充分認識到同具體經營部門緊密結合的重要性,要掌握好具體經營部門在戰略制定與推行計劃中的制定參與權重,這比強行推行戰略要有效得多。因為即使是優秀企業,也很難做到持久地、自動自發地、一絲不茍地和不斷創新地有效執行戰略方針。
在行業競爭日趨加劇的進程中,如果一個企業仍然依賴領導意志力和傳統的管理模式、服務質量去面對客戶,并依靠所謂的企業精神與個人榮譽來激勵員工工作,而不是依靠合理的流程和規范的程序去經營,從長遠出發來分析,是遠遠不夠的。可見,如何建設具有執行力企業文化的企業組織結構是至關重要的。
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產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強調:“一個天才的企業家總是不失時機地把對職員的培養和訓練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教育是現代經濟社會大背景下的‘殺手锏’,誰擁有它誰就預示著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業推向懸崖峭壁的人,才會對教育置若罔聞。”因此,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對國內企業人力資本的開發與利用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首先,能有效增強企業競爭力。一位管理學家曾經說過:“員工培訓是企業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通過培訓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決策的理解和執行能力,使員工掌握企業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其次,能夠建立高素質的人才儲備庫。有針對性性地培訓員工,可以提高其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開發員工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使員工準確的理解工作意圖和完成復雜任務。同時,還可以從數量、質量、結構上為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提供人員保障和人才儲備,形成人力資源優勢,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防止出現“將到用時方恨少”的情況。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如聯想、海爾等都建立了培訓中心或大學,已經把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
此外,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還是激勵員工,向其灌輸企業文化,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基礎重要契機。企業可以憑借員工培訓,對員工潛移默化的灌輸企業價值觀,培養共同做事的行為規范、學習習慣,能夠自覺地按照慣例工作,從而形成良好、融洽地工作氛圍,增強工作滿意度和成就感,為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確保業務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
企業管理的真正核心,不外乎“人”,唯有人可以貫徹、執行領導人的思維,可以推動規劃的發展策略,可以達到設定的業績目標。因此,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成為落實執行力的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