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李江濤教授對于現在大數據趨勢的一個解讀:
現在大數據這個詞比較流行。很多人在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帶來的機會。這必將開創一一系列的新的產業。
可能有個問題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和關注。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大數據,大數據引出了一個什么樣的時代趨勢?這個問題非常有價值和時代性,因此值得研究。我粗略思考了一下,大概大數據的反映了如下幾個趨勢。
一是大數據的出現標志著人們處理數據能力的提高了。
隨著計算機的流行和普及人們處理大數據的能力顯著提高。這幾乎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標志。我們所謂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是建立計算機的流行基礎上。計算機俗稱電腦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很多的現代產業都是依據這一個工具而產生的。現在不會計算機,幾乎就是與社會脫軌的標志。象互聯網、微信、微博、支付寶這些工具都是建立在計算機的基礎上。
二是大數據背后反映出人類對待資源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傳統的財富觀念是資金、資源。象土地、房產等。隨著大數據的出現,人們對待財富的觀念發生了概念。海量的信息成為引導人們生活的最重要的資源。駕馭信息的能力成為一種獲取財富的特征。這一觀念被少數智慧的社會精英發現,并進行了充分的開發。很多人看到了李寧這樣的傳統服裝企業的衰落。而沒有意識到,傳統的商業街實際上依托人們通過兩條腿的行走,獲取商業信息而產生的。王健林敏銳的發現了隨著企業的普及,人們可以走的更遠,因此商業一定會出現集中現象。因此,果斷地提出了城市綜合體的概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依托互聯網獲取信息成為主流,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業態。網絡銷售已經占2014年全中國零售26萬億元的50%。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特征和能力還會深刻的改變人們的生活。
三是大數據必將建立新的社會規則和標準。
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規則都是面臨著挑戰。象傳統的書信的消失,僅僅是一個對傳統社會改造的縮影。人們的將往方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過去孔子提出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主要是交通不發達,信息傳播速度慢。見面機會少,信息量小。顯得很高興。現在可能和世界任何角落的人聯系。只要你愿意,一切皆有可能。象管理學傳統的管理幅度的詞匯被現實逐漸拋棄。之所以出現管理便扁平化的概念就是大數據的能力提高,不需要通過中層干部進行所謂的上傳下達。管理的層次逐漸模糊了。
大數據時代人們可通過記錄各種信息做到永生。機器人從機械到智能,人們的智慧對可以走的更遠。
我們真心呼喚這個有著大數據背景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