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分析的目的是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找方向,找根據。比如我們現在提到房地產問題,應該怎么來看房地產?房地產到底還能存在多少年,值得做下去嗎?我認為,房地產行業是死不掉的,只要有人沒房子住就會有房地產行業存在。關鍵是我們要認清房地產行業現在所處的階段,是一個大發展階段,還是一個逐漸衰退的階段。
中國的房地產存在兩個問題,價格高,空房多。因為當年推動房地產發展的出發點就有問題。當時計劃經濟剛開始向市場經濟過度,提倡讓老百姓自己拿錢買房子,把計劃經濟時期國企職工手里攢的錢消費一下,帶動房地產市場。所以當時搞了三項改革,一個搞房地產改革,一個教育改革,一個醫療改革。有人買不起怎么辦?沒關系,銀行給你提供錢,叫你來買,買完你來還債。但是沒想到國企接連破產倒閉,有些人生活都成問題,怎么還能還貸?于是,房地產商就把這些折合進購房成本中,使得房地產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種思維只看到開局沒有看到終局,我們稱之為終點思維,也叫結果思維。
中國人的思維多是終點思維。終點思維的好處是簡單省事,事前不考慮那么多,什么事先干起來再說。我們現在很多企業研究管理學也是起點不考慮那么多,只有起點戰略,沒有終點戰略。只考慮我怎么進入這個行業,而不思考我在這個行業能做到什么程度。
比如,某開發商手里有一塊地,所以就去做房地產,但他沒有想到入行以后怎么辦,要做到什么程度。這種終點思維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具備扭轉亂局的能力,一旦出現不好的結果只能是聽之任之。
再比如,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我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辜負了我的信任。”這也是終點思維。這種人沒有能力去駕馭過程,問題出現了以后才去找方法,結果只能是問題出現以后聽之任之,自認倒霉。
還有,老百姓生病后總會說“砸鍋賣鐵也要治”,這也是一種終點思維。因為他們平時不習慣檢查身體,結果生了病就是大病,沒法治。
與之相反,西方人重視起點思維。起點思維也稱為目標思維,就是在一件事還沒干之前就先想好要怎么干,未來會經歷哪些發展階段。而且西方人看重終局,強調我最終要得到什么東西。
所以,一個完整的戰略首先要研究起點,有起點思維;然后研究過程,有過程思維;最后還要有終局思想,研究終局,研究最終要做成什么樣。戰略思維既要研究布局,也要研究終局。研究終局就是研究未來,然后根據設定的未來進行布局。戰略思維就是在起點思考終點,拿終點的結果對起點提要求,提標準。研究從起點到終點的發展過程就是研究如何布局,按照將來的結果規劃當前的工作計劃,規劃工作步驟,規劃企業的組織架構等等。這樣思考問題才能兼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