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債務危機所暴露的問題,并非僅限于希臘一域。事實上,除了希臘以外,歐元區還有16個國家的債務突破了國內
生產總值(GDP)的60%這一國際公認臨界值,其中意大利、葡萄牙、愛爾蘭、塞浦路斯和比利時的債務更是和希臘一樣,超過了本國GDP。
一、葡萄牙:緊日子不知到何時
2011年5月,葡萄牙與由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洲央行組成的“三駕馬車”達成總額為780億歐元的救助協議,按照協議要求,葡必須實行嚴厲的緊縮政策,實行
經濟改革,以實現減赤目標,葡萄牙人為此不得不節衣縮食過緊日子。嚴厲的
經濟緊縮政策造成大量人口失業,失業率高達13%以上,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高達40%以上,大批青年人紛紛走出國門尋求生活出路,百姓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二、意大利:不改革,會步希臘后塵
無論是否知道近期的希臘債務危機、不管是否具備專業知識,意大利民眾對
經濟危機都有切身體會。統計數據顯示,意大利國債已達到國內
生產總值的132.1%。自2011年底以來,意大利已經歷3屆政府,與此同時,還實施了教育、行政機構、選舉法和勞動
市場等一系列改革。一輪輪改革似乎并沒有給百姓生活帶來實質性變化,最多只是給人希望的定心丸。數據顯示,意大利正在走出
經濟衰退的泥沼,但離復蘇尚有距離。分析人士指出,希臘的債務危機會給意大利造成
經濟影響,但不會給意大利帶來危機,相比數年前,意大利面臨這種外部動蕩時的應對能力更強。
三、比利時:孩子的未來都被抵押了
地處西歐中心位置,歐盟、北約總部所在地的比利時,與希臘一樣面臨著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這也是比利時新一屆聯邦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比利時公共負債率1993年達到峰值,為當年國內
生產總值的138.7%,隨后持續下降,2007年降至86.8%。2008年后,國家公共負債率出現回升,2014年負債率達到106.6%。當地居民說,在像比利時這樣的發達國家,高負債率無可厚非,也可以承受,“但如果國家不償還一部分債務,讓負債率居高不下,這意味著我們的未來,甚至是孩子們的未來都被抵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