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國斯坦福大學聯合哥倫比亞大學做了一項很有意義的試驗,目的是測試一下到底多少機會擺在眼前,人們才會滿意。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試驗的最終結果表明:在一個人面前,機會越多,他便越不滿意,后果也就越嚴重。
第一組試驗是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教授指導的。他把參加實驗的20個人每10人分成一組,然后在第一組的每個人面前放上6種巧克力,在第二組的每個人面前放上36種巧克力。口令一下,大家都仔細地挑選起自己最喜歡或者認為最好吃的巧克力來。當挑選時間結束,教授問兩個小組的滿意程度時,學生們的回答真是讓教授大吃一驚:擁有較多選擇的后一組人居然普遍地不滿意自己的選擇,說如果能再來一次的話,自己不會選擇手里的某種,或者是還會選擇另外一種或幾種;而只有6種選擇的第一組人卻大多為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巧克力而欣慰。
第二次試驗是哥倫比亞的一位教授聯合校園里的一家大超市做的。他讓自己的工作人員設置了兩排有一定距離的美味食品銷售點,其中一排有6種口味,另一排有36種口味。試驗的結果表明:第一個銷售點吸引顧客將近100名,最后購買的人數大約占總人數的90%;而第二個銷售點吸引顧客多達300名,但最終的成交率卻低至18%。
從以上事實來看,雖然人人都希望遇到盡可能多的機會,但倘若真有太多的選擇或目標,那反倒不是什么好事了。它極可能影響我們的人生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很可能成為我們將來后悔的種子。
機會并非越多越好。倘若只有一條路,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走下去;但如果機會無數,人們反倒會躊躇不前,使成功在猶豫中遠去。并且,即便同樣是失敗,后者總比前者更容易找到后悔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