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樹立“嚴、細、實”的工作作風。
在電力企業中,有相當多的例子可以說明: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做工粗放和工作不踏實的員工,對上級的要求、規程、規范和規章制度執行打折扣,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有時會釀成較大的事故,給企業和社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要加強有效的溝通。
溝通就是生產力,溝通是管理的靈魂,有效的溝通決定管理的效率。在我們的實際工作當中,加強溝通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溝通不好,則往往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后果,如:下級對上級的意圖沒有領會清,往往把事情做得不如人意;有時相互之間溝通不好或根本就不溝通,出點問題,則往往造成相互指責、相互猜疑的后果;平時工作中,由于溝通不暢,協作不好,則往往造成工作效率低或完成工作任務較差。我們每天都是在工作中溝通,在溝通中工作,只有加強有效的溝通,才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才能把我們的工作任務完成得更好。這樣,也才能體現出較強的執行力。
——領導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黨員要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杜邦公司的老總平時住在生產炸藥的廠房頂上,把安全管理責任提到至關重要的位置,親自抓安全,要求員工把安全措施做到位,一點都不能馬虎,給員工樹立了典范。
——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
一個企業的執行力強弱,需要有人去監督、評價和考核,通過評價考核來促進執行力的提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沒有形成閉環管理,脫節的管理就無法使執行力得到提高,光靠員工的自覺行為來提高執行力是難達其效的。
——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提高企業的執行力是企業員工共同面臨的問題,需要廣大員工共同關心、共同思考甚至共同抓的事情,同時也需要有組織、有措施、有步驟去抓,單靠幾個人或個別部門去抓是達不到全面提高的目的。“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就需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全面、全方位去抓去管,企業的執行力才有可能得到較大的提高。
——營造團結協作、積極向上和凝聚力較強的企業文化氛圍。
某熱電廠在實施“三講一落實”班組流程化管理之前,對執行力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對部門(公司)、車間(值隊)、班組進行評估,結果發現,生產指令下達后,部門(公司)領導的執行力能達到80%左右,車間(值隊)級干部能夠達到65-70%左右,而班組的執行力不足50%。由此可見,自上而下,執行力都打了折扣,這也是很多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這就需要廣大干部員工齊心協力去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企業營造團結協作、積極向上和凝聚力較強的文化氛圍,這樣才能使執行力的問題得到足夠重視,也才能把提高執行力當作經常化的工作來抓好抓實,企業的發展才有希望。
1、通過企業文化的塑造與建立,逐步影響員工的責任感,進而提升員工的執行力。
2、企業應依據工作目標,制定合理制度與方案,并常抓不懈,充分發揮檢查、監督與激勵作用。
3、構建合理的工作流程,明確工作目標與分工,做到職責清晰,提供工作方式方法。
4、建立具有適度壓力的工作氛圍,使得員工具有適度危機感,進而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執行力。
5、一個強有力的培訓落地工具,也是有效提高企業執行力的方法。
6、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避免傳遞信息不到位或傳達錯誤引發工作出現被動;及時收集并反饋信息,協調內部資源有效解決問題,糾正出現的偏差和錯誤,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和有效開展。
7、結合員工的觀念、心態和工作實際,建立行之有效的執行力培訓體系,提升員工工作能力與意愿。
8、積極深化和提升企業員工責任心,進而轉化為內部工作動力,提升員工的工作執行力。
9、讓員工積極參與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參與基礎作業標準的制定等等,并了解企業愿景與戰略,有助于提升員工的執行力。
10、員工執行力的強弱往往跟直接領導有著密切關系。《老板》雜志表示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執行力帶頭作用,建立雷厲風行的工作習慣,積極引導員工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工作目標。
11、積極選用執行力強的人員,并通過樹立標桿發揮其影響作用,促進提升企業員工的執行力。
市場中提高執行力的各類書籍及培訓課程更是五花八門,但好的工作習慣需要一段時期的堅持才得以養成,而培訓課程一般都是短暫的3天或5天,那么培訓課程結束后的執行情況,只能靠各個企業自身的執行力了。很多管理者會抱怨,培訓課程都很好,當時感覺良好,但是課程結束后,又恢復到了原來的工作節奏中,培訓課程的余溫也逐漸消失殆盡。所以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力提升工具就顯得很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那么什么樣的軟件才能具備提升執行力的價值呢?領度企業執行與溝通平臺的設計者具備豐富的企業管理經營實踐,同時具備超過16年在中國和美國硅谷的軟件開發經驗,借鑒互聯網基因,打造出的一套全新的執行力提升工具Linkwedo。它的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企業結果服務。我們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到泛化的項目管理(所謂泛化,既涵蓋有生命周期的項目,也適用于常規事務),再進一步分解到任務管理,這樣來安排資源、布置工作、檢查工作,掌握人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并進行評估,由此建立起以激勵為核心、積極自主的工作模式和企業文化。它既不同于傳統企業軟件的刻板,也不同于最新社交化軟件的松散,是“高響應、高要求”的企業全面經營管理工具。
1.倡導項目化管理,讓工作圍繞項目來執行
通過項目化管理,將工作變成項目,將計劃變成任務,將工作任務目標明確,實現任務要求落實到文字,量化成數字,分配到崗位。實現項項工作有標準、人人肩上有責任,執行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項目化的組織方式,既減少了相關部門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又優化了工作流程,并且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的企業的效率,達到為企業的結果帶來服務。
2.簡化項目管理流程,輕量級的項目管理
減少對項目經理的依賴,項目成員參與項目管理。項目管理按“項目→任務→事件”的方式,“自上而下”地進行工作的部署,人員調動和資源分配。項目執行中所有涉及的信息將按照“事件→任務→項目”的方式,“自下而上”地進行匯總,數據化和圖表展示。
3.良好的溝通平臺,是執行力的保障
提高執行力必須因素是高效的溝通,“只有溝通好了,才能談得上管理”。領度平臺借助移動端和互聯網應用,搭建社交化的溝通平臺,運動獨創類微博的信息展現方式——活動流,實現以靈活的活動流來驅動工作執行和企業管理。讓員工整合到一個溝通平臺之內,有效的增加了企業內部員工的團隊意識,形成企業的內部開放、平等、自由、敞亮的企業文化和溝通氛圍。
通過執行力提升工具的使用,能夠讓員工積極自主的去執行工作,實現“領導在場和領導不在場一個樣”,“沒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真正實現全體員工自發、自覺的按照公司制定的目標,把計劃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