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壁壘的作用跟進入壁壘不一樣。它們困住企業,讓后者沒法在不虧損的情況下逃離所在行業,從而只得繼續經營,直到現金殆盡。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的歐佩克石油危機之后,盡管接下來的10年對石油的需求持續走低,歐洲的煉油行業仍然繼續增加產能。沒有一家企業愿意拋棄已經部分建成的煉油廠。整個80年代,該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依然嚴重,影響了競爭行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BP關閉了幾家煉油廠為止。當產能過剩時,高度專業化的資產可能無法脫手,而企業要是無法承受資本損失(而且有時必須承擔關廠后的清理義務),那它就很難退出。退出壁壘越高,行業內就越有可能在經營環境惡化時出現極端競爭行為。各企業為了保住部分貢獻毛利,會把價格降到完全成本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