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訪了很多房地產企業,隨著白銀時代的到來,幾乎所有企業在忙著抓銷售、去庫存的同時,也開始加強對管理的重視,這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筆者也看到了很多企業在抓管理時,陷入了一個“只管不理”的誤區。
例如,很多企業不惜重金引進了咨詢機構,建立嚴格的制度和嚴密的流程,甚至引入了ERP,審批流務必的精細和周全,認為這樣就叫規范化、流程化、科學化了,可是效果大多數與預期差距巨大,大多數員工只是應付了事,公司的整體士氣和效率大打折扣;也有些企業唯節點論,完不成節點就重罰,任何人都不能越雷池半步,我做過統計,正常的房地產公司目前二、三級節點完成率都在40%-50%范圍內,能達到80%以上的非常罕見;也有的企業強調成本為先,做任何工作都要考慮到成本,甚至連辦公費用都嚴格控制成本,大有成本高于一切的趨勢,結果控制住了行政辦公小成本,大項成本該突破的最終還是要突破。
不再舉例了,總之在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管理就是以上這些,好像有了這些“管”,就可以一夜之間成為優秀企業,這些剛性的、量化的指標、節點、流程、制度可以幫企業管得住、管的準、管的全、管的好!任何管理手段我們都要看成效,事實證明,越是這樣管的公司,好像結果越不好,恐怕就值得深思了!
管理有兩層含義,“管”和“理”,只“管”不“理”恐怕不行。
但為什么這么多企業對”管”著迷呢?
愿意去“管”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管的體系來的直接,立竿見影就能建立起來,因為提要求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事情,有很多工具方法和案例可借鑒,可以不假思索的向外找;第二,管能讓人有興奮感和權威感,管是要求別人,自己可以做監工、做裁判,非常容易滿足內心的控制欲。
而不愿意“理”也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理沒有現成可以參考,需要認真細致的研究企業的事和企業里的人,需要費心費力,答案還不一定找得到,更沒有模板,來的太慢了;第二,制約企業發展的往往是價值觀、做事的風格甚至是對事業的根本出發點,這需要向內找,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甚至需要否定自己的曾經的成功,會革自己的命才能理清楚;第三,理更多的需要先研究人再推及事,先知道想要什么再推及該怎么做,本質思考是痛苦的。
這里也要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大家要知道房地產從業者是一群受過教育,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價值觀的知識工作者,房地產需要多人主動協同才能夠實現最終目標,我們這個行業對人主動性的依賴遠遠高于傳統的行業。每個人都不希望被管著,都希望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有自己的伸縮空間。不要再妄想著用管流水線的方式去管房地產了,因為你的管理對象有本質不同,房地產管的是人而不是零部件!
有人問,沒有管只有理行嗎?也一定不行,兩者必須同時重視,需要有機結合,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就如同我們需要天行健,但也不能偏廢地勢坤,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不遵守規律的做法都不會長久。
那么作為地產公司應該怎么去管理結合呢?下面談四個觀點。
第一, 關于過程與結果
們做了制度和流程,直觀感覺是我們為每一個崗位都設定了步驟和關鍵成果,這樣就能控制住結果了,真的是這樣嗎?您可能錯了,流程界定的恰恰只是過程,您可以看到只強調流程的公司,長期一定會產生以下結果,員工創造性喪失,員工只做流程要求的,工作積極性大打折扣,以流程為推諉扯皮的借口,所有的流程都執行到位了,工作的總結果沒有達成。以上就是一味強調“管”的結果。
現在,請讓我們放兩個“理”進去。第一個理是為什么要設置這個流程,每一條流程的目的和產出是什么,第二個理是誰對此條流程負責人。我們需要把流程簡化、優選,從一級流程開始,將流程中的關鍵步驟提煉出來,舍掉非關鍵步驟,放手讓責任人去創造吧!
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講,房地產企業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全面監控,而是應該從紛亂復雜的眾多指標和目標中解脫出來,結合企業現狀與理性目標,認真去思考每個版塊、每個部門的運營管理抓手到底是什么,他們存在的目的和價值是什么?他們一定是精簡的、少量的、聚焦的。這才是真正的結果導向,這樣才能抓住根本,這才是真正的結果。
第二, 關于法治與人治
公司需要法治,因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水至清則無魚,完全的法治是一個理想國,他不會在真實世界中存在。很多公司的制度,尤其是管人的制度嚴酷到了極致,結果就是流失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我們身處一個自由的社會,大家不是奴隸,即使在奴隸社會也不乏陳勝吳廣。請我們思考什么事情要嚴管,筆者認為有三類事情。第一是企業紅線,第二是安全紅線,第三是行業紅線。企業紅線是指企業的天條,如嚴謹吃拿卡要、舉賢避親等,他來源于企業的核心道德價值觀,他一定是企業基于社會價值觀基礎上自有的;第二安全紅線,是涉及到企業經營發展安全及員工人身安全的,他基于社會、行業及企業自身,安全生產規則、企業經營數據、拿地策略等;第三行業紅線,一般基于企業及行業規范,如財務管理、工程管理、設計管理等關鍵環節及步驟。
法治是紅線和綱領,人治是潤滑劑,只要企業導向正確,要給予各級管理者人治的機會,讓他們去搭建團隊、優化人才,并一定賦予他們下屬評價和獎懲的權力,不要一味的強調量化、剛性,把人治完全的消除,如果這樣只能帶來失敗。
第三, 關于管人和理人
管理人就是我告訴做什么,你不打折扣的按我說的做,你換來了執行確沒有換來心甘情愿;理人不是不提要求,而是上下同欲一起去制定大家都認可的蹦一蹦可以夠得到的目標,尤其是要讓各級人員明白為什么這樣做,達成目標的關鍵路徑是什么,記住是上下同欲,任何單向的要求只能換來應付。只有這樣才能讓所有人學會思考,進而才能主動積極的推動并實現;只簡單提要求,會使要求只停留在要求而已。同時要去研究人的風格,從優勢出發,而不是一味的去盯著劣勢,劣勢變成優勢幾乎沒有可能,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誰都改變不了骨子里的東西,讓人發揮優勢才能干的舒心用的順手。人的管理根本目的是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員工能夠自動自發的向著正確方向去努力。
不要再去只管理不理了,雖然理看起來慢些、難些,但是理可以讓企業的軟環境越來越好,這才是你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請多用疏、少用堵,未來一定屬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