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中石油被爆出高層領導嚴重違紀事件,公司四名核心領導人物涉嫌嚴重違紀被帶走調查,這近乎地震的事件在社會上引來軒然大波,同時也使中石油的誠信文化備受質疑。高層集體涉嫌嚴重違紀雖是個人問題但卻是職務行為,我們不禁想問,中石油高層缺位的誠信文化還好嗎?
中石油為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特頒布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在企業精神中強調了“奉獻”,在企業價值觀中強調了“誠信”,在企業文化落實中強調了“廉潔文化”建設,并要求融入各項工作,另外還頒布了《高級管理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如此周全的文化倡導和約束,還是發生了高層的集體違規事件,我們不禁反思,如何建立真正的誠信文化?高層管理者在誠信文化中是怎樣的角色?應該發揮怎么樣的作用?
共建誠信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催生的金錢崇拜和物質追求把中國帶入了誠信危機的年代。各種欺詐手段變化多端,假冒偽劣充斥市場,知名企業和政府官員的丑聞紛紛曝光,謠言、誹謗和炒作當道媒體,食品安全危機事件層出不窮,不誠信現象如滿天繁星,數不勝數,公眾的生存安全感和社會信任感都在逐漸降低。為了生存發展,為了重建公眾信任,企業將最具基礎性的誠信列為最核心的企業文化內容,各種誠信的倡導和示范也不斷涌現,而作為社會中的個人,我們也應該從我做起,謹遵誠信,共建誠信環境,加速誠信時代到來。
確保高層到位。
企業文化是對全員的指引和約束,不僅僅是針對員工的,然而高層領導的文化缺位已然成為國內企業文化建設的普遍現象。中石油企業文化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其中在“奉獻”的闡釋中,第一句話就是“積極引導廣大職工以王進喜、王啟民、秦文貴等先進模范為榜樣,竭誠奉獻企業”。而在價值觀的誠信的闡釋中,強調“切實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依法治企與以德治企相結合。教育職工忠誠于企業,保守商業秘密,嚴禁任何為謀取私利而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我們認為,根據國企的話語體系,企業文化中的廣大“職工”并沒有包含高中層的干部群體。管理者的缺位,尤其是高層管理者的文化責任缺位,將直接損害企業文化的成效。要想建立起真正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強化企業管理者的文化責任,而且要成為重點監督對象,以確保其身體力行和率先垂范,引領文化之風氣,營造文化之氛圍。
強化制度保障。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狀態的反映,企業文化真諦所在是企業及企業人的行為,而企業文化價值觀表述或宣言只不過是名義價值觀。企業需要完善相應的制度以保障名義價值觀的有效落地,如只有建立良好的績效評估、薪酬機制、人事任免、分權與權力約束與監督機制等有效運行才能確保企業內的誠信和廉潔的行為。在中石油事件后,權力缺乏監管的制度性漏洞、國企高管薪酬缺乏市場化成為重要歸因,這充分反映出制度建設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的影響,而制度缺失也確實為國企的誠信文化種下了隱患。
文化作為軟性引導,只能在制度這一硬性約束的支持下實現,必須由制度來為文化“扶上馬,送一程”,如此才能最終實現企業人的自覺文化追求。沒有了制度的保障,企業文化必然將淪落為尷尬的文字游戲,成為空洞的口號,成為在公眾面前亮相的遮羞布。
注重自我修正。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價值追求與行動指引,需要具體體現在個體的思想與行動上,但由于每個人都有著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所以企業個體要時時參照企業文化主張,主動修正個人價值觀,保證正確的價值觀指引和工作情境中的正確行動。
具有豐富成功經驗的高層管理者在個人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更是個性鮮明,特點顯著,其個性會更多地體現在工作決策中,其工作中更容易陷入廉潔和誠信的困境,高管們尤其需要進行自我的反思與反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群而不黨,常懷感恩之心,敬業奉獻,自覺遵循企業文化進行自我的價值觀的調整,努力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蔣潔敏是從基層摸爬滾打出來的“能吏”,話不多但對于市場卻有著深入的洞察力,對企業發展有著超強的駕馭能力,也為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許多貢獻,但由于其沒有自覺進行價值觀的自我調適,導致了欲望膨脹,作繭自縛,著實令人惋惜。
誠信是做人基本的品質,也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建立誠信文化對于個人和企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客觀看待現實誠信環境,力所能及地推動誠信時代的帶來,在企業誠信文化建設中要堅持全員參與,強化制度保障,注重個體價值觀的修正,積極推進企業誠信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誠信文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
史德安 201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