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品牌公司而言,在全國擁有上百個終端已經成為小規模,上千個零售終端也只能稱得上是中等規模,有許多品牌公司,在全國擁有著3000~5000家終端門店,誠如前面所言,單店運營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單店質量的提升本身就已經比較復雜,現在擺在品牌公司零售管理部面前的是乘以成百上千的倍數,而且遍布在全國各地,對于大部分國內品牌而言,這些門店甚至集中在數量眾多而分散的三四線城市,這就使得終端質量提升,變成了一個更加龐大而復雜的工程。
面對散布在全國各地各級城市的門店,一系列新的問題更為尖銳的出現在面前:區域布局如何優化?哪些門店可以提升?哪些門店需要整改?哪些門店需要關閉?區域價款量如何配比?直營加盟如何互動?貨品如何橫向調拔?人員如何交叉支持?每日運營如何監控?如何以十幾二十個編制的零售督導團隊服務全國并保證質量?效率如何提升?效果如何確保?指令如何落地等等,都成為了擺在零售管理部干部面前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心贏銷認為,導致零售督導隊伍越來越大但效果越來越差的主要根源有四:
1) 單店零售運營不成熟
各個門店的經營周期、銷售能量趨勢與能量分布各不相同,以及所處的商圈傾向、競爭傾向、消費者傾向、門店結構、經營思路、貨品結構等各有差異,導致品牌公司雖然制定了眾多標準作業程序卻難以落地,單店零售運營模式的不標準與不成熟,一個門店一個樣,這也直接增加了零售支援復雜程度與困難程度大幅度上升。
2) 零售支援技能不專業
零售督導團隊成員往往來源不一且工作經歷各異,從其他公司相關人員中招聘或品牌公司自身培養是主要的組建來源【甚至只是招聘從未做過一天生意的人員經過簡單訓練就外派作業】,技能單一,非精兵,不合成,必須在崗位編制上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型,在訓練體系上從“單一技能”到“合成技能”轉型,否則高效作業只能是空中樓閣。
3) 零售支援體系不完善
傳統的零售支援作業往往采用人海戰術、單兵作戰、巡回作業的路徑,對于零售支援的核心體系層面如遠程監測能力【注:現有通用的POS系統尚不具備遠程監控的數據挖掘資源與能力】、趨勢預警能力【注:含經營能量/銷售能量/商品能量分布與趨勢管理等】、支援作業系統【注:含督導常規作業與零售特攻作業等】的關注與建設還相對薄弱,面對散布全國上千家終端時,整體效率無法提高。
4) 零售支援作業不協同
傳統的零售支援體系往往是單線作業,與其它崗位與部門如商品系統、拓展系統、VIP系統及一線終端之間的協同性不強,工作中常常出現“撞車”,協調上常常發生矛盾,即使發現了問題查對了根源,由于憑單一崗位與部門無法解決,也很難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許多矛盾就這樣被流落到“聽到了、帶回去、擱起來”的怪圈里,必須在整個零售管控體系上解決從“跑單幫”到“協同作戰”的問題,打造相關部門與崗位間的協同作戰能力【左右手聯動/前后臺呼應/里外部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