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輸了照樣贏
小時候,他喜歡玩三節棍、飛鏢之類的自制玩具,上小學時,他喜歡每天去教室外的操場上跑步、打球,而待到讀書考試時,他卻快樂不起來了,學習成績總在眾人之下,班級排名位居倒數。
小學三年級時,他由上海來到成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轉學過程中,由于入學考試不合格,本應入讀四年級的他只得留級,再次從三年級讀起。
中學時,他比較喜歡的課目是歷史和地理,對數、理、化課目感到非常頭疼。為此,父母請來了學校里最好的老師為他補課,但他的學習成績仍是提不上去。
16歲那年夏天,一家留學機構到成都招考留學生時,他正在讀高中。面對這一機遇,全家人也覺得與其讓他苦苦煎熬,成績倒數,不如讓他換一個生活方式,無奈之下做出一致支持他留學的決定。幾天后,他帶著一種“勝利大逃亡”的心境,踏上了赴美國留學的旅程。
然而,到達美國后他驚呆了,本以為想象中的美國遍地高樓林立,而最終到達的竟是一座鄉村中學,位于美國西岸俄勒岡州中部一個叫“密歇爾”的小鎮上,全鎮人口只有350人,而作為鎮上唯一的一所中學,全校學生還不到50人,他驚訝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心理落差降至最低點。
但他還是安心待下來了,并很快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快樂點,就是這所學校的體育精神,因為他可以一邊學習英語和規定課程,一邊放開心情在操場上跑步和參加籃球訓練,到高中畢業時,他的個人體能和籃球技術得到很大提升,他已是這所學校籃球隊的主力隊員。而這一切,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成就感,學習上也取得更多進步。
留學一年后,他選擇報考大學,但考慮到自費留學和學習成績等個人條件,想都不敢想,最終他選擇一所名不見經傳的三流大學,一所又小又便宜的東俄勒岡大學就讀。大學二年級時,他經過反復權衡,決定攻讀密歇根州布萊德商學院的供應鏈專業,就是出于學費比同級大學便宜的緣故,更重要的是該學院擁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應鏈管理系。2003年,熱心公益的他牽頭組織并籌辦了學校里第一屆中國供應鏈論壇,從最初沒有嘉賓到場,沒有一分錢贊助,到最后論壇規模空前活躍的局面外,還節余了1.5萬美元,一直作為創立該論壇的基金被在學院里保留下來,專用于每年獎勵一位愿留學中國和從中國來留學的“最佳學生”。
21歲,他從布萊德商學院畢業,獲得多家世界500強公司的青睞,就職于全球最大電腦商戴爾電腦公司總部,三年后,25歲的他決定報考哈佛商學院,gmat測試考了3次才通過,最后經過層層面試和選拔,他被哈佛商學院錄取,攻讀mba。
2009年,他在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求學生涯剛一結束,就去了花旗銀行工作,很快他成為花旗銀行10名“全球領袖計劃成員”之一。一年后,他不忘自己出國留學的初衷,毅然作出決定,回到祖國懷抱,成為中國聯想集團總裁的高級助理。他,就是被當今媒體喻為“輸在起跑線上的哈佛男孩”于智博,寫出《留學美國三部曲》《dell新丁/rookie》《敲開了哈佛商學院大門》等著作。
的確,輸在起跑線上,不等于輸。正如一位成功人士說過,哪怕你是一只蝸牛,只要能夠爬到山頂,和雄鷹所看到的景色是一樣的。雖然,你有可能“輸”在了起跑線上,但在未來的生命征程和人生磨礪中,如能找到屬于你自己的現實和夢想、精神和追求的最佳匹配,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起跑線輸了,照樣贏。領先走在你前面的人邁一小步,落后于人的你就邁一大步,只有這樣,你和領先者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小,早晚會追上去,甚至能很快超越那些遙遙領先的人,那么,你照樣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陳錦華老師
知名華人演講家、暢銷書《心靈動力》作者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chenjinhua01
陳錦華最新培訓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1NDIyM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