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培訓四大誤區
看著標桿企業對培訓的高度重視,面對培訓機構的甜言蜜語、信誓旦旦,以及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種種無法解決的問題,“培訓”已經成了許多中小企業日常管理中越來越重視的詞語。不少企業甚至發起了培訓運動,從上到下沉浸在培訓的熱鬧氛圍中,拓展訓練、公開課、內訓、E-Learning、教練學習等等各種培訓形式也讓員工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但熱鬧過后,總有絲絲激情過后的落寞,正如常言,培訓時激動,培訓沖動,過幾天后一動不動。在中小企業培訓中,往往存在四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培訓是包治百病的萬精油。在不少企業老板的眼里,員工心態不好、工作不積極可以通過培訓解決,公司內部溝通不通暢、執行力不強可以通過培訓解決,生產質量低下、運營成本高、銷售任務完不成也可以通過培訓解決,等等,仿佛培訓成了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不少企業對未來戰略、企業文化等比較務虛的并且重要的命題也希望通過培訓來指導,甚至在企業遇到生死存亡的重要事件,也寄托于請所謂的專家、大家來講一兩堂課來解決。殊不知一般的培訓對很多企業來說,只能是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
誤區二、培訓是展現實力的小紅旗。一般的行業標桿,總有一套看似非常合理科學的培訓體系,培訓制度、內訓師、培訓流程、培訓評估等等,一系列的東西讓人目不暇給。既然標桿那么重視培訓,其他企業自然跟風。不自覺間培訓成了企業展現實力,甚至過度包裝的的風向標。許多中小企業做培訓,純粹是跟風。看到同行做培訓了,競爭對手做培訓了,甚至隔壁公司做培訓了,那我也做培訓。昨天看到市場流行精細化管理,我就做細節決定成敗的培訓,今天大家都在講執行力,我就要請執行力專家來講課。于是乎,企業文化是張皮,拉做虎尾做大旗,執行是個筐,什么東西動能裝。
誤區三、培訓是對員工最大的福利。很多中小負責培訓的領導,總喜歡說,培訓是企業對員工最大的福利,以此一方面來調動大家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強化公司的福利是多么的完善。與此相對應的是,很多人在求職的時候,口口聲聲、虛情假意的說,我主要看公司對培訓是否重視,能否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拋開培訓的效果到底如何不說,就是對一個人的成長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值得商榷,通常的說法,個人的發展主要與上級主管關系密切。培訓究竟能解決多大問題,尤其是對基層員工的心態培訓,大都情況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誤區四、培訓一定要有完善的培訓體系。但凡知名的企業,培訓體系給外人感覺總是相當完善。現在不少中小企業一百人不到,營業額不過千萬,動輒也要完善培訓體系,而且為了這個看起來非常完善的培訓體系,甚至不惜血本,大刀闊斧。往往設計了非常優美的培訓體系,但在執行落實的過程中,不小心成了聾子的耳朵了。原來謂的完善的培訓體系,對于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成了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陳錦華老師
知名華人演講家、暢銷書《心靈動力》作者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chenjinhua01
陳錦華最新培訓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1NDIyM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