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自己會怎么樣?
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4月4日16時34分的微博中對研究生提出要求:40歲時達到4000萬身家,否則“不要來見我”。董教授給的指標非常量化,簡單明了,40歲,4000萬!唉,看來做他的學生真不容易啊,如果40歲時不能混出個人模狗樣,他老人家都不認你了。網上對董教授的話熱議很多,大都采取批評態度,認為過于功利、太世俗。但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現實下,他的要求算是與時俱進了。不管你學歷如何高,學問如何深,但你一貧如洗,窮的叮當響的時候,在別人眼里你算個啥呢?
看到董老師如此嚴格、量化的要求,不禁汗顏,自己拿到MBA學位也好幾年了,我老婆也早早拿到了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但慚愧的是,總體一算我們現在還欠賬幾十萬,學歷的高低和收入成絕對的反比。昨天晚上和老婆到我一個表姐家吃飯。她們夫妻兩都是初中畢業,這幾年做二手車生意,做的還不錯。在老家鄉鎮蓋了一排房子,在合肥也買房了。由于做二手車,車子肯定沒問題了。孩子有兩個,一男一女。按照有沒有二寶來衡量成功人士的話,他們算是成功一類了。每次到他們家去,他們總要數落我一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你們學歷這么高,怎么還這么窮啊?第二,以后孩子能不能好好讀書,隨便他們,能上個好大學是好事,不能上也無所謂,但不要學他舅舅這樣。嗟乎,想當初我們的父母,對我念書要求是多么嚴格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走出農村,全靠讀書啦。不經意間,讀書無用論成了許多家長的共識。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一轉眼自己三十好幾了,俗話說三十而立。這些年忙忙碌碌,隨波逐流,到了三十,一駐足,猛回頭,有時竟然不知自己身處何處。在喧囂的社會,匆忙的工作中偶爾還會茫然無措、無所適從。很多同齡人三十歲的時候已經有人喊爸爸了,并且事業小成。唉,三十歲自己還在為所謂的家來回奔波呢。而今自己已經徘徊在三十和四十之間,憶往昔,一路走來更多的是年少情況,不經人事,更多的虛浮和不安現狀,幾番折騰在諸多方面仍然建樹不多。看今朝,雖然人生定位越發清晰,該干什么,會干什么,能干什么,基本上已經定型,但仍在人生的崎嶇小路蹣跚前行。望未來呢?
再過幾年就到董老師的四十歲的杠子。四十不惑,但目前有諸多的疑惑,四十歲自己會怎么樣呢?如果我是董老師的學生,肯定一輩子都不會見他了。除了這點呢?四十歲是人生頂峰的時光,自己還會為生活、生計奔波么?能從目前的羊腸小道邁過去,走上一條充滿陽光和鮮花的康莊大道嗎?能用一顆超然、平淡的心情面對周邊的人和事么?能在各種關系處理做到內方外圓、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嗎?
四十如何,不甚樂觀,但值得期待。
陳錦華老師
知名華人演講家、暢銷書《心靈動力》作者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chenjinhua01
陳錦華最新培訓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1NDIyM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