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反彈的3月和令人失望的4月以后,中國似乎在年初的疲軟之后進一步穩定了形勢。5月份國民經濟延續了今年以來平穩運行、穩中有進的態勢,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不過,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結構調整陣痛仍在持續,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國民經濟運行的“穩”,首先表現在工業生產穩定。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長6%,與4月份持平。從服務業看,5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和上個月持平。從就業情況看,根據數據顯示,1至5月份,城鎮新增就業57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目標的57.7%。
2016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其中,城市上漲2.0%,農村上漲2.1%;食品價格上漲5.9%,非食品價格上漲1.1%;消費品價格上漲2.0%,服務價格上漲2.1%。1-5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1%。5月份CPI同比上漲2%,比4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PPI降幅收窄至-2.8%,這也是今年以來連續5個月降幅收窄,表明工業產品供求關系出現積極變化,總體平穩運行。
中國經濟的‘進’,主要體現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增速繼續快于工業,這意味著服務業占GDP比重繼續提高。從工業內部結構看,高技術產業、先進的裝備制造業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比重也在持續提高,表明工業向中高端邁進的步伐在加快。
從投資結構看,投資增速確實有所回落,但投資結構繼續改善。2016年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767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5081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74882億元,增長5.8%,增速回落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107708億元,增長11.9%,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73394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3054億元,下降16.4%,降幅擴大1.1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61041億元,增長4.6%,增速回落1.4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9299億元,增長21.6%,增速回落2.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34992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比1-4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3.5%,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9.4%,增速加快1.1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0.5%,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2.2%,增速加快8.3個百分點。高技術投資、服務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速,比重也在提升,而高耗能投資尤其是產能過剩行業投資增速在回落。
前5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1638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3.9%,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
宏皓教授表示,民間投資增速回落,這表明經濟內生動力有待加強。民間投資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下滑,尤其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利潤增速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與某些行業上放開的力度不夠大也有關。國務院近期派出的9個督導組在調研中發現,有一部分領域對民間資本在準入上放開不夠,有些民營資本確實存在貸款難、貸款貴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近年來,我國三大需求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在優化投資結構,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的同時,只要進一步挖掘消費的潛力,提升消費的貢獻率,中國經濟也能夠保持平穩較快地增長。
二季度,4月份、5月份經濟數據雖然有些波動,但變化也不大,而且明顯比前兩個月份好,這為二季度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在今后一段時期中,我國經濟運行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將繼續保持。
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外部經濟壓力還挺大。從國內情況看,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三期疊加的陣痛還在持續。去產能、去庫存盡管會對經濟產生積極的變化,但短期也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一定影響。我國發展基本面仍然具有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和條件。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尚未完成,現在每年的城鎮化率提升1個百分點以上;中西部地區后發優勢比較大,5月份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長速度普遍快于全國平均水平。我國正進入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在旅游、養老、健康、保健、衛生、環境改善等方面的需求空間非常廣闊,增長潛力大。
此外,今年我國改革力度也比較大,一方面加快行政體制“放、管、服”改革,促進民營資本進入;另一方面,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組合拳”持續發力,改革繼續釋放新的紅利。從這些因素來看,我國有條件延續今年以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近日,在合肥某樓盤銷售過程中2個小時內,866套房源全部賣完。而這樣搶房的現象出現在合肥多個樓盤。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熱,首先與“補庫存”有關。目前,上述熱點二線城市在售庫存消化周期均在3個月左右,遠低于12個月的正常去化周期,南京新房去化周期僅2.5個月,為2009年以來最低。房企面臨“斷貨”風險,“搶地戰”具有必然性;
其次,一般情況下,上游土地市場滯后于下游銷售市場6個月左右,二線城市樓市火熱發軔于去年四季度,土地市場相應在一季度爆發;再次,開發商資金全面趨暖,1-4月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6.8%,創2014年以來新高,為搶地提供了充足的。
最后,一線城市供地緊縮、“逢拍地、必地王”,倒逼開發商轉向一線城市周邊、位于三大都市圈的重點二線城市。2011-2015年,一線城市房價暴漲75%-150%,倒逼“面粉”價格水漲船高,4年來全國70%的地王誕生于一線城市。近期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一線城市供地全面緊縮。“血拼”加大了開發風險,房企拿地轉向安全系數較高的重點二線城市。
隨著一線城市樓市限購政策的收緊,二線城市樓市最近漲得有點多,被稱為“四小龍”的南京、廈門、合肥、蘇州房價漲幅驚人,環比漲幅遠超一線城市。4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達到1495億元,其中,二線城市達到1176億元,占比近8成,環比增加33%、同比暴增247%。二線城市土地成交樓面均價300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53%,同比暴漲180%。
同時,二線城市地市、樓市火爆與貨幣寬松、加杠桿趨勢下樓市金融屬性凸顯相關,投機炒作泛濫。但是,無論從產業基礎、人口導入,還是從都市圈建設,支撐二線城市樓市火爆的基礎并不扎實。
所以,購房需謹慎,不要一味的跟風。
宏皓教授是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融資專家、財富管理專家,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顧問,中經產業基金理事會秘書長,央視網財經評論員。宏皓教授是對企業、政府、銀行、家庭講授金融全產業鏈綜合課程導師,是全國EMBA、總裁班開班第一節課王牌主講人,是講授民間金融轉型升級國內唯一專家,是中國講房地產課程最具落地實操性的地產轉型升級唯一實戰專家,是目前企業投融資管理和資本運作課程最具權威的教授,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給銀行高管講授金融創新轉型升級課程的實戰專家。對我國宏觀經濟形式的分析非常獨到,多次為政府、企業、銀行授課,如2015年7月18日宏皓給大連銘捷財富講授《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投資策略》
、2015年8月24日給南海農商行講授《2015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銀行金融創新》、2015年9月11日宏皓教授給北科建集團講授《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