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李華:儒學與《易經》的深厚淵源
子不語怪、力、亂、神。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儒家學派是中國所有學派當中最不迷信的學派了,它和神秘的《易經》占卜之類更搭不上關系。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儒家學派受《易經》的影響可是一點不遜色于其他學派,甚至猶有過之。
《易經》對于中華文化來說十分重要,被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母經,地位與《圣經》在西方文化中相媲美。用古人的話來說《易經》就是“群經之首,萬道之源”?,F在所能看到的《易經》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易經,也就是本來的卦辭部分。另外一部分是易傳又稱為十翼,這個易傳就是孔子用來解釋易經的部分。所以儒家和《易經》是分不開關系的。
我們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國之時多有不順,甚至有時淪落至“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而后回到魯國之時,孔子才開始研究《易經》。在苦讀一番之后,長嘆道:“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孔子對于《易經》有多么重視。難怪后世會把《易經》列為儒家必學教材“四書五經”之一。
其實別的不說,就是運用《易經》來占卜的事情儒家也是少不的??鬃颖救苏疾匪揭卜浅8?,甚至已經到了“不占而已矣”的境界。后來他的弟子商瞿繼承了他占卜的本事,是當時有名的易經學者。
從孔子開始,儒家對于《易經》的研究就從未停止。一直到宋朝時期迎來了頂峰。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太極、八卦、陰陽、氣功等名詞應該是屬于道教常在使用的。可是在宋朝這一時期用得最多的卻是儒家。其中邵雍可謂是杰出代表。有驚世之才,卻甘為布衣。明通《易經》,創下了邵子神數、鐵板神數、梅花易數等數術流派,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研究。邵雍的著作《皇極經世書》更是被視為研究《易經》必讀的書目之一。儒家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對于邵雍的學說極為推崇,他自己也是對《易經》著迷不已。著作《周易讀本》、《太極圖說解》等無一不說明這一點。
此后元、明、清各朝代的儒家先賢們也沒有停止過對《易經》的探索和研究。明朝大儒王陽明傳下自己的核心思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如果了解《易經》的人就會發現這中思想就是《易經》的衍生?!皟仁ネ馔酢钡脑鴩簧鶎W歸為《冰鑒》,這完全就是《易經》所衍生出來的相學。
不懂《易經》的人將它歸為迷信。又因為儒家素來有“善易者不卜”的說法,所以將儒家與《易經》硬生生地割裂,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占卜只是《易經》的一部分。作為中華文明的母經,可以說影響著中華文化所有方面。儒家作為中華文化的主體更加離不開《易經》。而《易經》也因為儒家得以發展,衍生出許多新的含義。當真是易法廣通融千道,儒門合真易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