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李華資歷背景
人物簡介
羅李華,男,藝術家,易道書法家,易學文化傳承師,心理咨詢師,當代著名易學家、閭山派靈通法壇法師,中國國學文化傳承委員會委員,釋玄齋第七代傳人,釋玄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易經研究會副秘書長,華夏易道文化研究院院長,當代易學名人協會會長,鷹潭市龍虎山道家養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管理學科研究院商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易經名人協會名人,中國百強講師【風水講師】,中國易經研究學會易學專家,中國易學專家聯盟會易學專家,中華名家數據庫易學專家、華夏名人數據庫易學專家、現代名家書畫網書法家,中國易經文化協會顧問,互聯網時代中國200強講師,清華EMBA總裁班講師,民間通書歷法推算專家、各大主流媒體易學專欄作家。在各大媒體發表論文數千余篇,全國弟子數千人。先后被世界500強企業及多家上市企業、央企、國企、銀行、學校、醫院等聘為風水顧問。
羅李華,字易通,號解憂,一九八二年生于釋玄齋易道世家,自幼受環境熏陶,興致其嘉也。歲至十三始學易經,后經潛心苦學,承襲祖藝。不斷搜羅百家典籍,訪遍四海名師,執贄求學。研斗首河洛之奧秘,究千古之玄機,探百家之蒙者也,殫心研修,遵而用之,越歷二十余載,終悟道法之端倪,通曉陰陽之變化。洞察世事之明乎,參悟佛理之菩提。禎祥禍福,玄通妙算,登堂入室耳。秉承世風,濟世解紛。術而專攻,業為實用。解易之衍數,開悟之解惑,萬化其中。以釋疑解惑為宗門也。所惠者甚博,所及者甚遠。
人物背景
羅李華乃釋玄齋第七代傳人,釋玄齋成立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創始人清代著名易學家羅克馭先生(字昱元),生于乾隆廿五年(公元1760年),祖籍贛州,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追隨三僚風水楊公筠松祖師第三十六代弟子曾傳樽大師學習易經風水,同年又到江西鷹潭天師府學習道家法術,后赴福建古田臨水宮學習閭山派道法,公元1780年遷徙福建成立釋玄齋,歷經羅克馭、羅進瑤、羅福炳、羅享培、羅有堯、羅會春、羅李華等七代人,傳承至今數百余年。主要從事儒學、道學、佛學的研究與運用,多年來,本著“以德至上、以術為本、以道濟世、以易結緣”的精神,贏得了全國廣大緣主的支持與信任。
職業領域
易學專家、風水講師、風水師、命理師、命名師、擇日師、婚姻情感導師、企業顧問等。
人物歷程
二零零四年、接管釋玄齋,成為釋玄齋第七代傳人。
二零一一年、應邀出席2011年度全國周易大會,同時被評委會評選為當代著名易學專家。
二零一二年、以“中國夢之尋找中國易學界的新明星”為主題,被中國網、中國廣播網、中國日報網、中國經濟網、新民網等十多家媒體報道。
二零一三年、被騰訊網風水頻道收錄為風水專家,被天涯網知識專家頻道收錄為易學專家。
二零一四年、被新浪網收錄為著名易學專家,二零一五年相繼被搜狐新聞、鳳凰新聞、網易新聞、騰訊快報、北京新聞、今日頭條、東方頭條、今題爆點、新浪看點、中國網、中華網、中新網、央視網等多家媒體報道,被各大百科收錄,同時被易學界評為中國十大風水師之一。
二零一六年、應邀為碧桂園、中南集團、夢龍讀書會、以及多家地產公司授課二百余場。
二零一七年、投入五百多萬,成立釋玄齋書院。
二零一八年、以“尋訪易學領域守藝人”為主題,被中國名人新聞網、中國網聚焦頻道、光明網文化頻道、重慶晨報網、福建視窗新聞頻道、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環球資訊網、中國焦點資訊、中國文化新聞網、上海新聞網、華聲晨報網等多家媒體報道。
二零一九年、應邀入駐中國影響力人物數據庫易學專家,應邀加入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受聘成為中國國學文化傳承委員會委員。同年5月應邀參加中華講師網年會榮獲“中國著名風水講師”稱號。9月5日應邀座客《東方關注》欄目接受采訪。
二零二零年、相繼被華夏名人數據庫、周易名家百科、華夏知名人物頻道、頭條百科、當代人物網、人物百科、香港百科、中文百科等網站收錄。
二零二一年、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研發成果
羅李華先生于2020年5月開始研發傳統八字命理系統,將民間傳統八字命書(命理詳批)通過軟件智能推算出結果,于2021年4月10日完成開發結果,命名為《釋玄齋命理系統V1.0》,于2021年8月23日通過國家版權局審核,并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書號:軟著登字第7968892號,登記號:2021SR1246266。
媒體采訪
當記者問到羅老師是如何面對同行的嫉妒和攻擊時,羅李華說:滿招損,謙受益,我只想做好自己,一切誹謗、虛假捏造不實之事將不攻自破。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與小人論是非,那些誹謗我的信息自然就影響不到我。況且,當今易學界又有哪位知名同道沒被攻擊過呢,當年邵偉華老師成名之時,同樣受到小人之嫉賢妒能,受到各種惡語誹謗攻擊。我們無法阻止小人惡語誹謗,但我們可以不斷學習,不斷提升學術水平,以更好的技術去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學術理念
羅李華說:《易經》用于占卜,謂之大道小用;易經的精髓,乃其哲學運用。易經包羅萬象,大道相通,可融入于各大領域。早在炎帝、黃帝之前的伏羲已經衍生了先天八卦,歷經周文王、孔子等先賢的不斷完善,才有了現行的《易經》。在千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逐步衍發了:算命、風水、占卜、奇門、擇日等玄學學科。
易經文化源遠流長,被稱為百經之首。其只言片語,能通萬物;究其一理,能察萬端。一晝一夜,花開花謝;一春一秋,物故人新。世之大,宇之奇,人事之渺茫,變化無常。得失成敗,盈虛依伏;大而名利,細而飲啄。丁茲盛世,人心澆薄,溯行道來,凡際遇順利、聲譽暢達者,莫不外乎高人裨輔。
羅李華說:作為易經從業者,應當以客觀辯證的態度對待易經,在古人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熟讀圣賢書,廣行千里路,運用平生所學、所聞、所悟,結合儒學、道學、佛學等正法,做迷惑者的指路明燈。研究易理,旨在指引困惑者知命改命;知命者,知何可為,如何為,達成趨吉避兇改善命運之效果;不知命者,不可為之而為之,有如黑夜推車,舉步維艱。
羅李華潛心研易數二十余年,體悟易學經傳之精義。綜合象數與義理,構建易道、易德、易術三者統一的易學理論體系。易道為哲學宇宙本體論,是中華智慧的結晶;易德為哲學人生價值論,是中華道德精神的體現;易術為哲學思維方法論,是中華象數辨證思維方法的總匯,道家以道釋易,儒家以德釋易,陰陽家、兵家、法家以術釋易,儒、墨、道、法、陰陽家、兵家皆源于易,又歸宗于易,外來的佛教,也以禪釋易,易學不僅是中華文化之根,也是中華文化之干,實為中華文化之根干。在易學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主講課程
《如何改變命運講座》、《傳統八字命理學教程講座》、《房地產風水講座》、《健康風水講座》、《財富風水講座》、《面相與人生講座》、《姓名與人生講座》、《民俗擇日秘訣講座》、《楊公風水教學講座》、《玄空風水教學講座》、《八宅風水教學講座》、《金鎖玉關風水教學講座》等。